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3日电 (苏毅)财政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泉州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谋划财政审计工作,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以促进财政政策落地见效、财政管理规范科学、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财政经济风险防范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提高财政审计整改成效,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一是加强协作,凝聚监督合力。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跟踪督促,加大同财政、人大、纪检监察等部门工作协同联动,推动各类监督同向发力,通过整改“回头看”常态化跟踪,及时掌握最新整改情况,做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构建监督融合、协同高效的整改监督工作大格局,从根本上促进被审计对象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二是细化类型,分类推进整改。对审计发现问题,根据整改难易程度、工作周期等分为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三类情形,规定每类问题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对立行立改的问题倒排时间表,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时整改到位,短时间无法整改到位的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问题,要求制定整改时间节点及相应措施,集中力量抓好落实。
三是建立台账,逐项对账销号。按照“谁审计、谁督促”的原则,编制审计问题整改台账,列明问题事实、整改要求、整改状态和责任单位,对问题清单进行“挂销号”闭环管理,逐条逐项对账销号,推动被审计单位压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期限,积极制定有效整改措施推动问题按时整改到位。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对照检查,举一反三,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通过整改规范权力运行,促进各项工作。
据统计,2023年,泉州市审计局通过持续跟踪督促审计问题整改,促进清理上缴各单位银行账户资金3.91亿元、收回上年度预算资金结余1.32亿元、收回部门应缴收入0.58亿元;推动市级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存量资金2.48亿元,加快结转结余资金支出1.53亿元、专项债券资金支出8.8亿元;推动8个专项债券资金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并基本完工;促进相关部门出台财政预算、资金绩效、风险防控等10余项规定,规范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