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三明司法:“四责”推动法治建设频频出彩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30日电(罗常青)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推动法治三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3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打造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样本”被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项项目,“完善生态法治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经验做法被中央依法治国办通报表扬,向全国推广。

  明责,构建推动法治建设的责任体系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党政主要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是“在其位谋其政”的基本要求。三明市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紧紧抓住党政主要负责人这一“领头雁”,以职责法定为原则,以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在全省率先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为每名党政主要负责人送上一张厉行法治的“明白卡”、一份法治建设的“任务书”,明确其在法治建设中该负什么责,该做什么事,减少法治工作盲目性,增强法治建设工作可操作性。

  三明市制定专门学习宣传贯彻任务分工方案,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党员干部、法治工作者等各层面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强对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法治三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推进法治三明建设的路线图、责任表。

  坚持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制定《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意见》,明确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制度建设等目标任务、创建步骤及责任分工,凝聚全市上下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大合力。

  亮责,营造推动法治建设的比学氛围

  述法是对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成效的政治考核,对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积极作用。2022年起,三明市将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内容,2023年积极探索法治工作县(市、区)现场“述法”,大田、三元等7个县(区)开展现场“述法”,短短两年时间,三明述法方式从纸面述法发展到现场述法,综合述职述法发展到专题述法,极大提升了党政主要负责人推动法治建设责任的履职意识,形成比学赶超抓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示范带动了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工作风貌。其中,大田县形成的县领导直击法治短板弱项、群众代表全流程参与法治评价等现场述法模式被作为市县法治建设典型经验由省委依法治省办向中央依法治国办推荐。

  组织市政府各部门和县级政府开展“打造法治强省 争创全国示范”等系列访谈活动,亮晒本地本系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成效和特色亮点工作,两年时间举办44期、实现全市政府系统全覆盖,法治政府建设氛围愈加浓厚,深化依法行政的思路更加多元、开拓。

  考责,增强推动法治建设的行动自觉

  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考核是评价各级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三明市用好考核指挥棒,将法治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考察领导干部年度政绩不仅看其所在地区的“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建设情况,还要看其所在地区的法治建设情况。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列入“五比五晒”“平安三明”建设等重要内容,作为市委市政府评价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的重要依据。

  考核的内容除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行政败诉率、行政复议合法率、规范性文件合法率、备案审查率等外,还包含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等,绩效考核法治建设占比从2021年的26.3%,增长到2023年的31%。针对2020年以前,行政败诉率居高不下问题,以责任落实为突破口,率先在全省制定行政败诉案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重大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导致行政应诉败诉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近年来,三明市行政诉讼败诉率从2020年的21.48%降至2023年的11.79%,2023年行政诉讼案件万人成讼率1.18件,全省排名第一。

  督责,形成推动法治建设的高压态势

  近年来,三明市探索运用纪检监察力量,建立并运用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2023年在全省率先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委巡察,全年结合市委巡察开展3批次16个单位法治专项督察,增强法治督察震慑力,有效提升党政部门对法治建设工作的认识及责任意识。加强法治督察队伍建设,于2023年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聘督察员20人,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传声筒”作用,结合日常工作对法治建设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传导人民群众对所在区域、行业法治建设的需求。

  结合中央、省上专项督察,以及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暗访调查等方式方法开展法治督察,推动落实制度供给及管理、重大行政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市县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工程,解决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化营商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党中央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法治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