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建瓯税务:税惠助力山区经济绘出共富图景

  中新网新闻1月30日电 逐梦山水间,同奔共富路。建瓯作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新机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建瓯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携手各乡镇深挖地方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共同谱写乡村“共富美”。

  精准“把脉”,税惠良方培育“共富竹”

  建瓯作为“中国笋竹之都”,笋竹自然资源丰厚,现有竹林面积147.3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45.8万亩,立竹数2.4亿株,年产竹材4830万吨,年产鲜笋33万吨,毛竹林面积、立竹量、竹材和鲜笋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全市从事竹行业人数约为7万多人,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煮笋和竹地板生产加工基地。

  建瓯市税务局为切实帮助辖区内笋竹加工企业做强“一根竹”,对笋竹产业开展专项调研,并携手建瓯市竹业协会,成立“税特派+竹业” 服务团队,在建瓯竹业协会成立“税收特派员服务联络站”,精准靠前为竹企提供税惠优惠政策。“税特派服务团队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国家的税费政策,让我们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减下来的税收,我们也会让利给广大的竹农,让竹农跟我们一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坐落在建瓯徐墩镇的竹笋加工出口企业福建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黄总感慨地说道。

  据统计,建瓯市税务局整理出的2023年笋竹产业适用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所得税优惠政策、“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已经精准推送8批次累计惠及笋竹加工企业1376户次,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服务添力,税惠执笔绘就“共富画”

  背靠青山起伏、林木青翠、园内瓜果丰盛、花香怡人,建瓯市陶然生态园坐落在建瓯市东峰镇,占地面积1000多亩,在精心经营下,已经成为集种养结合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带动了附近村民通过种植瓜果农作物而实现致富。

  为做好乡村旅游服务业的涉税辅导,建瓯市税务局组建乡村振兴服务特派员,上门进行零距离、面对面的税收政策宣传,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每年夏天,我们这里就会成为建瓯市最大的生态农庄,税务部门送来的小规模纳税人税惠优惠政策,为我们省了不少的钱,这些资金可以引进运动拓展项目和网红打卡地等新形式,让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建瓯市陶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陈董介绍道。

  据悉,建瓯市陶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采取与农户合作的方式,种植莲子400多亩、种植水果玉米600多亩、丝瓜100多亩、葡萄50多亩、火龙果30多亩,带动附近村民一起打造致富新引擎。

  红利“落袋”,税惠护航繁茂“共富叶”

  建瓯是农业大市,也是种业大市,被赋予种业振兴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使命。坐落在建瓯东峰镇的福建省圆旺元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于一体的综合性种子公司,建有“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近几年,企业科研投入经费近千万元,研发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种子,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十多个省区市,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

  在种业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瓯市税务局持续加大对种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支持力度,以更精准、更系统、更强劲的税收力量,助力种业振兴。“税务部门及时上门宣传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也实实在在获得了税收减免,2023年我们税惠减免了将近13万元,更多地投入种业创新中,育出更多的好品种。”福建省圆旺元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游总表示。

  政策扶持推进了圆旺元种子更加多元化发展,新的发展机遇将会为建瓯农户带来更多收入。如今,建瓯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鲜食玉米产区,年种植面积超12万亩,圆旺元研发的“泰鲜甜”系列品种占当地过半市场份额,为当地农户每亩增收2000多元。为扶持种业发展,建瓯市税务局将继续聚焦种业企业的税费需求,在提升政策落实精准性和税费服务精细性上下功夫、求突破,做优做长服务链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