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5日电(叶艺琳)在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福州市“垃圾分类·家家时尚”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表彰仪式3日上午在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巾帼志愿者代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代表,市民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

据悉,福州市“垃圾分类·家家时尚”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于今年5月启动,福州市妇联充分发挥巾帼环保讲师、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巾帼志愿者的力量,广泛发动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组织全市各级妇联开展垃圾分类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近1600场次,带动近20000户家庭参与,有力助推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天,福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薛青,市环境卫生中心副主任吴瑞平等为2023年福州市“垃圾分类·家家时尚”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示范社区(村)代表、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队代表、优秀巾帼志愿者代表颁发荣誉奖牌,表彰她们在推动培育全民分类习惯养成、扩大垃圾分类影响力而作出的贡献。

榕台环保志愿者讲师团成员陈筱婷、福州市湖滨小学学生王洛馨、广场舞大妈志愿服务队徐瑜、鼓东街道树兜社区党委书记卓宇枫也现场分享了团队、家庭、社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心得体会和好经验、好做法。
台青陈筱婷所在的榕台环保志愿者讲师团在今年10月正式成立后,便积极带动两岸青年围绕志愿服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低碳环保等内容开展活动。在领取完“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队”荣誉奖牌后,陈筱婷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我们一场一场的活动,让更多人关注到环保议题,也借此把两岸的青年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为我们的社区和家园环境作出努力。”
“请把垃圾分类带回家,可回收垃圾,蓝色欢迎你,那里会有许多伙伴在一起……”场内,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街道湖滨小学同学们带来的童谣《垃圾分类歌》活跃着气氛。场外的科普展板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集中展示着专项行动成果、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生活垃圾分类指南、生活垃圾减量举措等内容的展板,让市民“沉浸式”解锁垃圾分类新知识,全方位了解垃圾分类“新时尚”。

现场互动展区的粘土压花,手工编织,垃圾分类我会分、我会答、我会拼、我会投等摊位前更是人流涌动,参与游戏的市民热情高涨。志愿者通过互动式、场景式的宣教模式向广大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入脑入心。另一边,市民纷纷拿着家中闲置的空花盆有序排队、领养绿植,居民空盆而来,满“栽”而归,让空盆重新爬满绿色。
“今天活动很有意义,以后就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做好垃圾分类。‘空盆纪’这个活动很不错,提高闲置花盆的循环利用率,减少了闲置造成的浪费。”市民张阿姨说到。
此次活动由福州市妇联、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办,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市环境卫生中心、市直机关妇工委、鼓楼区妇联、鼓楼区城市管理局,鼓楼区东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承办,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市巾帼环保志愿者协会、市和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鼓楼区东街街道旗汛口社区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