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0日电 (彭浩)“下大雨之后,际头路这边路面上出现多处积水和淤泥阻碍出行,急需帮忙处理”“皇庭半岛12栋8楼安全通道杂物堆积,存在安全隐患”……近段时间以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各社区网格平台收集到民众的这些“烦心事”。
随即,这些“烦心事”被第一时间派发给所属社区网格员,而社区网格员协调城管、消防、物业等部门进行处理。这种“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的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屏南县以精细化网格服务为目标,在城区6个社区“大党委”组织格局基础上,按小区或溜房片区建立38个二级网格,延伸至楼栋户宇建立295个三级网格,实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各类人员全部纳入网格有效管理;同时,选聘一批“网格员”,推动服务“零距离”,不断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古峰镇党委组织委员韦建楠说,结合各社区实际,古峰镇探索“1235”近邻党建工作法,推动社区治理从“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升级,实现从“网格”管理到“个体”服务的延伸。
以“智慧社区”建设为抓手,屏南县依托“数字屏南·网格化服务”小程序线上平台,推行“居民点单、平台接单、部门办单、居民评单”的服务模式,将涉及辖区综治管理、环境卫生等纳入服务事项,及时安排专人分类处理、多部门联办解决、沟通协调服务上门,确保民生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东湖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德铣说,通过手机APP线上收集民情民意,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2022年6月运行以来,网格化服务平台共计接收5493件问题,其中平台主动排查问题2323件,居民点单问题3170件;已办结5414件,有效提升民众满意度。

以社区网格化为抓手,屏南县整合共建单位力量资源,变“单一主体”为“多元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形成“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氛围,建立起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我们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推动88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屏南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张洪说,2023年以来,该县累计1312名党员到居住地所在社区完成报到,为民办实事240余件,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将社区打造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此外,屏南县各社区网格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及时掌握不同群体、各类居民的诉求,及时安排网格员上门解决。今年来,该县结合六一、端午、中秋等节日举办“传承端午情,凝聚党群心”包粽子比赛、“耀月华章,潮玩中秋”等主题近邻党建活动51场,参与居民4600多人次,构建和谐友善邻里关系。
城北社区第四网格长陈长媚说,利用社区办公用房、活动中心开辟心理咨询、助老扶老、关爱儿童等“近邻”服务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打造有温度的邻里共同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