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3日电 (叶秋云 吕明)“闽台名匠”牌匾颁发、闽台匠人收徒……23日,以“笔墨绘闽台,镌刻连匠心”为主题的2023闽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光禄吟台开幕。

活动开始前,两岸书画篆刻界代表携带各自的书画印章,在一幅绘有福州镇海楼与台南赤崁楼的长卷上留下连成一线印痕,仿若组成了一道跨越两岸的“虹桥”。

活动现场,台方代表将这幅《匠心连两岸》书画作品捐赠给福建省总工会,成为两岸情谊相携的见证。
台南市文化协会理事长周芷茹表示,工艺最初因生活诉求而产生,而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美感的工艺品。经过时代的变迁,不同区域的工艺带有不同的特色。闽台同根同源,传统制作工艺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岸业内人士多交流才能共同进步与发展。
建阳是宋至元明时期雕版印刷中心,活字印刷是建本雕版印刷技艺中的重要部分。“建本雕版印刷技艺最难、最耗工的地方在于雕版的制作,有图、有文,还要有注解。”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南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行忠如是向台湾客人介绍道。
黄行忠表示,此次参与闽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动,两岸同行产生一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鸣,对于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十分有意义。
开幕仪式上,闽台匠人拜师典礼举行。身着汉服的闽台师生代表在传统拜师典礼中,将匠人手作的“文房四宝”与书画金石作品献与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表达闽台师徒共同传习技艺的决心。

目前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就读的台湾学生李敏瀚拜黄行忠为师。他表示,在台湾,这种传统的工艺相对没有那么丰富,他对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常好奇,想去学习。“有这个缘分可以拜师,当然要认真去学习和钻研,仔细倾听老师的教导。”
据悉,活动还同步开展了闽台匠人匠艺专题展示,展现两岸书画金石领域的作品和技艺;并举办“闽台匠人论坛”,邀请两岸匠人代表围绕主题共同探讨,阐述自己的匠心故事与匠艺传承。
本次交流活动由福建省总工会主办;福州市总工会、台南文化协会、台湾传统文化促进协会协办。
主办方表示,与笔墨纸砚及金石篆刻等相关的传统技艺,被历代文人墨客赞誉,成为中华文脉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闽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动在历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交流渠道,从一个新的方向提升交流效果,努力为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出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