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5日电 “19世纪80年代起,大批西方侨民来到中国福州生活……”在万国公益社,鼓岭故事—习近平同志领导福州对外交流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主题展前,晋安区银发先锋志愿者刘景国正在给区级老同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们以亲身所见所闻,生动讲述百年故事鼓岭缘。
“鼓岭故事”是加德纳夫妇“漂洋过海”寻梦“KULIANG”的故事,也是中美友好交往的佳话。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信中便指出,“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刘景国是鼓岭故事所在地——晋安区鼓岭乡(现已撤销,并入宦溪镇)原副乡长,他亲自参与、见证了1992年加德纳夫人第一次来到鼓岭接待工作,并参加了6月28日的“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
万国公益社前,他与各位区级老同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就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并从交通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改善、村民精神生活富裕等方面阐述了鼓岭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蜕变。
“我们要贯彻落实贺信精神,深入探寻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传播中国好声音,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晋安区委原书记王明光在详细了解中外人民友好相处、和谐生活的见证资料,深切感受故事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刻体悟中外文化交流的精神后,真切地说道。

如今的鼓岭,不仅保存着万国公益社、柯达照相馆、加德纳展示馆、鼓岭邮局、宜夏别墅……等一座座老建筑背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在谱写着更多新的故事……
“叠嶂乱峰连石鼓,吐吞江海轻岚。悠悠古道几云烟?东郊消暑夏,左海小庐山。别墅星罗三百六,一时盛况空前。邮花可否寄当年?梦圆加德纳,含笑柳杉仙。”晋安区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党委书记陈桂松以文艺的方式,赋诗《临江仙 鼓岭缘》传情缘。
陈桂松表示,“要发挥老干部优势,讲好鼓岭情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银发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