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18日电 (刘诗滦)近日,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与骨科中心举办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开台仪式。仪式特别邀请上海市第六医院骨科王琦主任作手术经验分享及指导。当天,运动医学与骨科中心李坚主任率领团队在王琦主任的指导下利用MAKO机器人系统顺利为3名患者完成了关节置换手术,并完成了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全生物型膝关节置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机器人手术辅助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关节外科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与国内外最先进的骨科技术完成接轨,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推动省二院关节置换手术向精准化、个性化、微创化、智能化发展,让“量体裁衣”式的精准骨科手术为患者带去福音。
据李坚教授介绍,机器人手术的亮点在于术前智能、个性化的规划以及精准的截骨技术。3D术前规划能让医生掌握更为全面的信息,利于制定患者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能根据术中情况动态调整方案,保证手术效果。而通过控制机器臂,医生可以更精准、更稳定地完成截骨与软组织平衡,实现“毫米级”的手术精度。并且,手术机器人联合全生物型假体(3D打印钛合金)可让手术达到1+1>2的效果,避免以往使用骨水泥出现的不良反应,且远期骨长入以及固定效果更好。

相关专家表示,骨科手术复杂多样,手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为了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机器人系统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关节置换手术中,包括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单髁置换。
在李坚教授看来,与传统骨科手术相比,MAKO能够辅助骨科医生实现高质高效的手术目标。另外,机器人辅助手术出血量少,创口小,也减少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可帮助患者缩短恢复时间。而MAKO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术机器人之一。

截止至2020年,全球范围内超过28个国家装机使用Mako机器人,总计完成手术超过40万例。目前国内大约有十余家单位装机开展了MAKO关节机器人手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