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3日电 打花鼓、舞彩带、耍火棍、舞狮子……小小的戏台上,一个个“掌中木偶”各显神通,戏台的背后,木偶表演者们早已满头大汗。本是不动不言的布袋木偶在他们的掌中,经过细致摆弄,将各种特技演出跃然“指”上,妙趣横生。


图为漳州木偶剧团演员在表演中。(王东明 摄)

图为晋江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年轻演员在排戏中。(王东明 摄)

图为晋江五店市传统古戏台上演掌中木偶戏。(王东明 摄)
作为人类戏曲宝库中的稀有剧种,掌中木偶戏,民间俗称“布袋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流传于闽南及台湾地区。

漳州木偶剧团演员用双手一人分饰两个角色。(王东明 摄)

漳州木偶剧团演员在古厝戏台向游客做表演。(王东明 摄)

近年来,掌中木偶戏也不断推陈出新,有些剧目还用机器人一起表演。(王东明 摄)

上台前,表演者正在检查自己所使用的木偶。(王东明 摄)
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掌中木偶戏也是其中的一个种类。

掌中木偶戏所使用的木偶头惟妙惟肖。(王东明 摄)

幼儿被晋江五店市戏台上精彩的掌中木偶戏深深吸引。(王东明 摄)

表演结束,演出人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现场体验掌中木偶戏表演的手法。(王东明 摄)

许多掌中木偶戏观众并不能看到表演者,但在排练或是正式演出中,表演者都是声情并茂。(王东明 摄)
近年来,福建闽南地区一批热爱木偶表演的年轻人加入传承、保护掌中木偶戏的行列中,为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到五店市古街区公益演出,从搭建舞台、道具摆设以及演出全部都由表演者自己完成。(王东明 摄)

掌中木偶戏,顾名思义,就是将戏偶套入十指,靠手指灵活自如的摆弄,使偶人做出各种细腻逼真的动作,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被誉为“指尖艺术,妙手传神”。(王东明 摄)
通过开展进校园、公益演出等活动,让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剧种“老树发新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