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商务总会旧址保护修缮背后的故事

  19日,省级文保单位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门口新增了一块牌匾——福州市企业家之家,为福州古厝活化利用、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再添新篇章。古厝被活化利用后,将成为展示百年商会历史,传承百年商会文化,弘扬榕商精神的窗口。当日,记者走入这座福州古厝,探访保护修缮背后最小干预还原福州商务总会最初模样的故事。

  岁月给古厝留下烙痕

  福州商务总会旧址位于上杭路100号,建于清代,这座古厝由正落一至四进院落、魁星楼建筑、东侧落花园和西侧院落等组成,占地约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较好保留了明清以来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制式。

修缮后的福州商务总会旧址 。记者 吴晖 摄
修缮后的福州商务总会旧址 。记者 吴晖 摄

  负责福州商务总会旧址修缮的福州市上下杭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总会旧址是上下杭首批启动并完成修复的古厝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据介绍,1905年冬,福州巨商张秋舫会同商帮人士筹建福州商务总会,1911年,福州商务总会购得上杭街48号房屋(现上杭路100号)作为商会新会所。这座古厝见证了闽商同外国洋行斗智维护民族利益的“春秋大剧”,以及闽商勇担道义、回报桑梓的赤子情怀。

  沿着青石砌成的阶梯,登上彩气山,福州商务总会旧址的主要建筑魁星楼、花厅、坡平房、阁楼出现在眼前。

  上下杭项目工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商务总会旧址建在山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潮湿,但由于主要建筑物均为木结构,历史车轮给旧址内的建筑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建筑物损坏较为严重。

  修缮坚持一“小”一“大”

  负责指导总会旧址修缮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库成员、古建筑专家陈木霖向记者介绍说:“在修复中,我们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了古厝的历史信息,同时采用了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复。”

  在修缮中,针对墙体修缮材料,相关人员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用来刷墙的材料,采用了芦苇、稻草、草泥灰等的混合物,并在传统配比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调配。

  到过福州商务总会旧址的人,无不对旧址的建筑规模和精美的木构件印象深刻。殊不知,岁月对木构件来说是把无情的刀,总会旧址启动修复前,木构件损毁严重。魁星楼西侧的两层建筑物上方的4件木构件,有2件当时已面目全非。在修复中,相关人员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确认木构件上为牡丹、花鸟图案,于是采用旧工艺进行制作,并根据木料不同的吃色能力,确定涂刷不同浓度的色汁,其色泽、质感与原有的木构件做到了统一。当日,记者反复端详均看不出差别。

  当日,记者在总会旧址内看到,院落内陈列着不少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福州商务历史。

  活化利用项目负责人、福州市规划设计院建筑装饰所所长许双福介绍,布展过程中,设置在独立龙骨上的展板等与古厝内所有的梁、柱、墙面均“相见不相触”;古厝内悬挂的吊件,均采用中国传统的“抱箍”技艺,没有用一颗钉子。他说:“最小干预、最大程度保留历史信息是我们的初心。”(记者 吴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