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祥露社区:15个治理项目推动城中村 "蝶变"打造宜居幸福家园

  东南网11月5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黄秋亚)日前,记者走进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祥露社区,宽阔整洁的道路、停放有序的车辆、充满欢声笑语的口袋公园映入眼帘,不少居民谈起如今的生活满脸笑意。曾经公共空间不足、环境杂乱的城中村,正通过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化治理,蜕变为兼具文化底蕴与青春活力的幸福家园。

改造后的祥露社区,孩子们在工会驿站前嬉戏玩耍。祥露社区供图
改造后的祥露社区,孩子们在工会驿站前嬉戏玩耍。祥露社区供图

  祥露社区面积仅0.47平方公里,却承载着1.5万余名常住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超85%。因人口与建筑密度过高,社区曾长期面临“空中蜘蛛网”密布、临时建筑乱搭、消防安全隐患等典型城中村困境。为破解难题,社区立足实际,围绕安全、环境、产业、文化、治理五大领域,策划生成15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项目,推动社区从“基础薄弱”“杂乱无序”向“安全宜居”“井然有序”跨越。

  空间焕新:“微改造”激活社区活力

  安全感是居民幸福生活的首要前提。祥露社区将消防安全作为治理核心,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持续发力。截至2023年,社区已全面完成出租屋消防技改;2024年,又重点推进“三合一”“下店上房”等高危场所消防升级,通过加装消防设施、规范电路布局等措施,有效消除潜在安全风险,为居民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抬头是蓝天,低头是平路,家门口就能遛弯儿,日子越过越舒心。”这是如今祥露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为盘活社区空间,工作人员拆除临时建筑与违法搭建,累计腾出近5万平方米公共空间;清理“空中蜘蛛网”,完成超3公里主路缆线下地工程;推进路面“白改黑”,铺设沥青路面3.4万平方米,新增路灯400余盏,让社区环境从“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针对社区闲置用地多且零散的特点,祥露社区创新探索“点状征收”模式,征收零星地块近60亩,将其改造为口袋公园、便民停车场、社区服务站等设施。这一举措不仅补齐了公共配套短板,更为社区集体经济拓展了创收渠道,实现“空间利用” 与“民生改善”双赢。

  文化铸魂:古厝活化传承闽南文脉

  改造不止于“颜值”提升,更注重“文脉”传承。祥露社区对欧阳家庙、庄清建宅等闽南古厝进行修缮活化,在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功能——欧阳家庙变身“智慧健身房”,庄清建宅成为“白鹭古琴传习中心”,悠扬的琴声与古厝的飞檐斗拱相映成趣,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区中焕发新生。据悉,社区古厝“爱吾庐”修缮工作将于近期完工,未来将作为非遗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工作室,进一步延续文化根脉。

  产业是社区长远发展的“引擎”。祥露社区重点打造的祥禾广场综合体,集酒店、商业、公寓于一体,不仅为60余名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更作为社区集体经济项目,预计每年为社区集体增收300万元,为社区治理与民生改善提供稳定资金支持,形成 “治理—发展—惠民”的良性循环。

  治理升级:“大管家”提供精细化服务

  为提升管理效率,2024年祥露社区引入“祥露大管家”服务模式,由厦门城建祥露大管家服务相关公司负责运营,推动社区管理从“传统粗放”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该服务涵盖环卫保洁、安全巡逻等基础保障,房屋维修、家政服务等增值项目,以及智慧社区建设,全方位满足居民需求,显著提升居民归属感与幸福感。

  截至目前,祥露社区15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项目已有10个全面完工,综合服务中心、文体综合广场、环村配套工程等剩余项目正有序推进。据悉,新阳街道近年来已在新垵村、霞阳社区、一农社区等同步推进城中村治理,其中,新垵村策划39个项目、霞阳社区17个项目、一农社区18个子项目,力争在海沧区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全域治理,让更多居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