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8日电(陆昌欣)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网络直播“赌石”买卖合同纠纷案,通过以法为据、以情动人的调解,不仅为当事人化解了矛盾纠葛,更以网络“赌石”这一典型案例为例,为新兴交易业态敲响法律警钟,彰显了司法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据悉,2020年11月,消费者杨某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从商家阮某某处购入两块翡翠原石。其中96公斤的原石价款17万元,1.66公斤的原石价款9.5万元,合计支付26.5万元。交易时双方约定,阮某某为杨某提供代卖服务,若代卖失败则全额退款。然而两块原石长期未能售出,杨某便要求对已“开窗”的1.66公斤原石退货,对96公斤原石办理退款,但阮某某仅同意退货拒绝退款,双方协商无果后,杨某将阮某某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古田法院深入剖析案情,第一时间搭建沟通桥梁。面对阮某某,承办法官细致解读证据效力,明确“代卖退款”承诺的法律约束力,清晰告知违约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耐心倾听其资金周转困难的实际困境,引导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转向杨某时,古田法院积极传递阮某某的分期还款意愿,结合“赌石”行业特有的风险属性,劝解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阮某某分期偿还欠款,协议签订后立即寄还未开窗原石。杨某收到原石后对品质表示认可,更表达了未来继续合作的意愿,一场“赌石”纠纷在司法调解下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据介绍,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为当事人挽回了经济损失,更以鲜活案例为网络“赌石”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司法指引。下一步,古田法院将持续发挥审判职能,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法律宣讲等方式,为新兴交易业态健康发展筑牢司法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