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7日电 (记者 叶茂)27日,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重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进一步提升全重室规范化、实体化运行。

“海洋种业是海水养殖发展的‘芯片’,也是保障‘海上农田’‘蓝色粮仓’的关键。”宁德市政府市长、全重室理事会理事长潘国强表示,全重室的建设,是实现中国海水养殖种业自立自强、种源安全可控的根本保障,对于促进种业振兴和现代渔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与海洋战略落地具有全局性意义。
全重室是在“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联合了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等东南沿海优势高校院所力量进行了优化重组,是全国首批、福建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水产育种领域获批的三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近年来,全重室成功培育出大黄鱼、鲍鱼、海带等国审水产新品种,研发出大黄鱼、鲍鱼等基因组育种芯片,突破三倍体规模化制种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荣誉。
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叶碧海表示,希望各位理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影响力,推动福建乃至全国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在全重室战略规划、科研方向、协同合作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指导全重室锚定“福建特色”,聚焦福建优势品种,积极开展科研、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方案”。

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海洋物种丰富,特别是作为全国大黄鱼产业的核心基地,占据了全国80%的产量、90%的育苗量,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200亿元。
全重室的建设,传承并升级了数十年的大黄鱼育种积淀,自主研发的“宁芯”系列育种芯片持续迭代,从固体到液相的技术突破,让良种鉴定效率与准确率大幅提升,破解了过去养殖中存在的病害损耗、生长缓慢等痛点,让宁德的水产养殖有了自主可控的“种业芯片”。
宁德市科技局局长邹渊说,后续,全重室将联合市直有关部门、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持续开展养殖育种技术攻关、推进重组验收及组织化科研,共同推进全重室高效建设。

本次会议由宁德市政府副市长、全重室理事会副理事长郑忠辉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理事会议事规则(草案)》,以及理事会办公室技术主任、行政主任、行政副主任,并现场颁发全重室主任聘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