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初心如磐。牢记嘱托,奋勇争先。2024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立足检察职能,在海洋生态保护、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等方面取得了切实成效,以高质效履职为东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海洋生态的“法治守护”
在漳州东山县,蓝色海岸线不仅是渔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全县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宫前村位于东山岛的最南端,村前有一弧形的天然海湾,系国家一级渔港,当地村民以海为田,世代耕耘。2025年8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不起诉公开听证会正在渔港码头举行。
据悉,沈某某等8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一案,犯罪嫌疑人均属于同一个乡镇,东山县检察院以现场办案的方式,将听证会搬到渔港码头,将司法办案和普法课堂“搬”到渔民“家门口”。听证会邀请了侦查机关、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律师、听证员等代表参加。船长、渔民等汇聚在临时布置的渔港码头听证会现场,专注地看着检察官对这起发生在身边的案件进行公开听证。
听证过程中,承办检察官以案说法,向参加听证的人员阐释伏季休渔期政策与动物资源保护的刑事法律规定,解读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含义、构成要件和定罪量刑标准等法律知识,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村民深刻认识非法捕捞、危害保护动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性。
把公开听证搬到渔港、把法治送到船头,东山县检察院让海洋生态保护的法律红线更加深入人心。近年来,该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海洋生态保护构筑起坚实的法律防线。2023年以来办理涉海洋生态案件47件,起诉违法犯罪人员32人,自愿缴纳生态修复金654.9368万元。此外,该院创建“五长四海”机制,加强海岸和近海监督保护,推动海上执法联勤联动体系建设,通过“刑事打击+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的立体化监督模式,为海洋生态保护构建立体保护屏障。
乡村振兴的“平安新篇”
近几年,东山县南埔村的“谢谢里”凭借其独特的地名和爱国爱乡文化,吸引了一批青年创客和艺术家入驻,成为集文化体验、艺术创作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然而,东山县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接到群众反映,南埔村村口道路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原来,该路段附近成为“网红打卡地”后,周末及节假日日均人流量、车流量激增,原有交通标识模糊缺失、路边绿植过高遮挡视线等问题集中凸显,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既威胁村民日常出行安全,更制约打卡经济带动的休闲餐饮、特色文创产品等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突出“堵点”。
对此,东山县检察院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程序,邀请相关主管部门和南埔村村委召开磋商会,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该路段的交通管理,完善交通标识牌和标线,适配打卡车流人流集中的通行需求;对路边的绿植进行修剪,在兼顾美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绿植高度和密度,彻底消除视觉盲区。
其间,该院多次到现场查看整改情况,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及时反馈问题、调整方案,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该路段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既守护了村民与游客出行安全,更为“网红经济”持续带动乡村消费、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扫清障碍,以检察监督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安全动能。南埔村村委会还为东山县检察院送上“公益检察情牵路,安全出行惠民生”的锦旗。
司法救助的“温情传递”
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东山县检察院始终以谷文昌“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公仆情怀为指引,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通过“走访核实+执行监督+司法救助”组合拳,成功破解抚养费执行难题,为困境母子送去司法温暖。
“孩子要上学、要吃饭,可男方七年没给过一分抚养费,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在一次信访接待中,检察官发现颜女士(化名)正为抚养费执行事宜焦灼不已。原来,颜女士异地远嫁,与前夫离婚后独自抚养两名小孩,前夫却拖欠抚养费七年,即便法院判决胜诉,执行仍陷入僵局,她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艰难支撑家庭。
秉持“急群众之所急”的担当,东山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迅速启动多维帮扶:成立司法救助小组,深入社区、学校及颜女士务工场所走访核实,确认其无亲友帮扶、收入微薄、被执行人长期躲藏在外地的真实困境。在确认颜女士的困难情况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后,同步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不到一个月便将2.4万元救助金送到颜女士手中,解其燃眉之急;控申部门将线索移送民事检察部门,依法对法院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并向其发出检察建议,同时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指导颜女士依法维权。
从发现线索到精准帮扶,东山县检察院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公仆情怀融入12309检察服务,以高质效的实际行动,让谷文昌先进事迹在检察履职中落地生根,用司法温度守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东山县检察院将继续大力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以高质效检察履职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真正实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供稿人:东山县检察院 杨细芬 蔡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