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9日电 (林榕生)“博士后科研成果已成为推动宁德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迭代、乡村振兴提速的重要引擎。”福建省宁德市人社局副局长谢成彬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27日至28日,由福建省人社厅主办、宁德市人社局承办的“走进福建博士后站点(宁德站)”主题采访活动在宁德开展,中央及省级媒体先后走进宁德时代、富发水产、亚南电机集团、福鼎闽威实业、品品香等重点企业与机构,深入了解宁德博士后工作的创新实践成果。
聚焦新兴产业
一秒钟生产一个电芯,缺陷率仅为十亿分之一;全球每销售3辆电动车,就有1辆车的电池出自这里……走进宁德时代,一组组数据清晰展现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的创新实力。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2018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围绕动力电池及储能技术的前沿创新、新能源材料与智能制造的突破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自2020年首批博士后进站以来,已累计招收44名博士后。
在宁德时代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欧阳楚英看来,博士后研究成果对企业技术升级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推动理论研究和产业难题互促互进;二是以产学研用结合模式聚焦行业痛点,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和社会效益的快速转化;三是通过校企双导师机制,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电池热失控防控等领域,培养出了许多高层次专业人才。
截至2024年末,宁德时代在站博士后累计产出已授权专利83项,申请中专利204项,发表论文13篇,持续为宁德时代产品升级提供关键支持,也为宁德新能源电池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宁德博士后科研平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博士后答题”的协同机制,也驱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亚南电机博士后工作站突破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电堆集成等核心技术,开发的90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已完成国家强制检验并进入市场。
福建省亚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后站博士后导师林玉祥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引入各专业领域的博士,与企业科研人员一起进行企业技术难题的攻关,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深耕蓝色牧场
作为“中国大黄鱼之都”,宁德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2024年,宁德大黄鱼产量达21.5万吨,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
大黄鱼病害是渔民养殖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渔民不再为病害困扰,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博后站在站博士乔莹说,大黄鱼病害的流行,给大黄鱼养殖业造成极大损失,严重打击了渔民和养殖企业的信心,阻碍了大黄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乔莹的研究主要针对大黄鱼常见的“白点病”开展致病机制研究。他说,这能帮他们找到更有效的疫苗成分和新药靶点,对研发治疗“白点病”的药物很有帮助。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博后站负责人郑炜强表示,工作站为博士后提供标准化实验室、养殖实验基地及完善的生活配套,并建立科研奖励机制,提高博士后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积极宣传博士后子女择校入学、专项经费配套及其他生活待遇等人才政策,协助申报高层次人才及项目资助等。
赋能女性科研
在宁德博士后方阵中,女性正成为一支活力涌动的科研力量。目前宁德全市在站女博士后共10人,占总数近25%。
宁德时代在站博士后邓亚茜说,作为一名企业博士后,她感觉企业相比于高校,更加注重逻辑链和时效性,这也是她进站初期着重学习和改善的方向,“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不断进步,让人始终保持对科研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我非常享受以及感谢博士后工作站这个平台”。

近年来,宁德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水产育种等特色领域,构建起“政府+高校+企业”协同育才机制。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创新实践基地11家,累计招收博士后79人,其中女性博士后20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