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9日电(牛效礼 张硕)建设项目立项后,便进入招标阶段,招标后进行评标,进而优选出中标人,对于建设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意义重大。因此,评标环节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此方面,福建晋江打破地域壁垒,推进远程评标常态化,确保为项目建设优选出合格的中标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评标是指评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评审和比较,以确定中标候选人或中标人的法定程序。
为有效防范“熟人评标”“围标串标”等人为干扰,晋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取三项措施提升远程评标工作质效,一是筑牢软硬件工作基础,二是绘制省际协作新蓝图,三是跨域联动扩大合作范围。
据晋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在全面推行“掌上投标”、不见面远程开标的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对远程评标室进行改造升级,配备了先进的远程视频会议网络设备、高清摄像头、麦克风等,在评标前对评标场所网络环境、专家身份认证设备、专家签字、评标系统插件等软硬件均进行了反复调试,保障每次评标工作顺利进行。
在省际首次合作方面,今年年初,晋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安徽亳州携手,完成锦荟花园项目的异地合作远程评标工作,这也是晋江市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此前,晋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在省内积极推行跨市远程评标,有效整合了省内专家资源。
在跨域深化合作方面,在成功与长乐、马尾、莆田、漳州、安徽亳州等地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关系后,晋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远程评标纳入日常管理体系,扩大合作范围,先后与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份多城市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关系,不断深化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
在数字化浪潮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双重推动下,远程异地评标正重塑我国公共资源交易生态。相关专家表示,远程评标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地专家联合评审,破解区域资源不平衡难题,物理隔离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有效防范“熟人评标”“围标串标”等人为干扰。其次,减少了专家差旅、场地租赁等费用,再者,全程电子化操作减少纸质文件流转,专家在线协同评审节省了差旅时间,单个项目评标周期平均缩短30%,可谓是具有提升评标公正性、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人为干预风险等优势,让招标方、评标方、中标方三方受益共赢。
据了解,通过不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2025年以来,晋江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累计70余场次,极大拓展了专家资源的共享范围,有效提升了评标质量,进一步降低了围标串标的风险,同时搭建起跨区域协作平台,也是助力全国统一招投标大市场的积极创举。未来,晋江将持续优化制度设计和技术支撑体系,全方位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提质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