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3日电(郑祺 林晓倩)近日,连江法院依托“亲清法企会商厅·连江话空间”司法惠企平台成功调解一件拖欠货款长达4年的商事案件。
2020年10月28日,被告某置业公司向原告某科技公司购买柴油发电机设备,被告某置业公司员工陈某负责沟通履行事宜,后因被告某置业公司未能按时支付货款,原告某科技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某置业公司及陈某支付拖欠货款及逾期付款利息。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张炎梅仔细翻阅案卷材料,初步了解掌握案件基本信息,为高效促成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张炎梅法官通过“亲清法企会商厅·连江话空间”司法惠企平台,邀请了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县人大代表刘必珍参与本案的调解。
在调解现场,张炎梅法官从法理角度,向双方阐述买卖合同纠纷以及职务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原告,你起诉陈某没有法律依据,陈某代表公司向你购买设备,这属于职务行为,法律后果应由被告某置业公司承担”“被告,你们公司买了原告的货物,原告履行了安装义务,你们公司理应按时支付货款”。而人大代表刘必珍则运用连江本地方言,在沟通中逐渐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从情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尽可能将双方损失降到最低,“被告公司,你这个货款拖了4年没给,原告今年才来法院起诉你,要领人家这份情”“原告,这几年房地产不好做,被告公司在经济上确实比较困难”……经过多番耐心调解,最终,在法官主持和人大代表共同调解下,原告某科技公司撤回了对被告陈某的起诉,并与被告某置业公司签订了调解协议,至此这起商事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本案的成功调解,是连江法院深化司法实践创新、实施惠企安商举措的生动体现
今年以来,连江法院依托“亲清法企会商厅·连江话空间”司法惠企平台,打造涉企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和人才信息库,整合代表委员、商会、行业协会、人民调解组织等多方力量,充分发挥连江本土人才资源参与商事案件调解的优势,构建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大部分商事纠纷在诉讼前端化解,形成“预防在先、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递进式解纷格局。今年以来,连江法院商事纠纷案件平均审理天数较去年同期缩短19.37天,涉企案件调解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5.02%。
下一步,连江法院将继续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融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强市强县战略,落实落细惠企安商行动举措,以企业需求收集、多元解纷服务、司法惠企宣传等为抓手,实体化运行“亲清法企会商厅·连江话空间”司法惠企体系,打造企业门口的法院,为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司法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