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鼓楼交警“智”疏堵:小改造畅通老城区“大动脉”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8日电 (彭莉芳)首创“飞行棋(骑)”路口提升非机动车通行效率,警医协作打通医院“生命通道”,智慧交通赋能城市治堵……面对医院周边“生命通道”梗阻、核心商圈人车混行、道路堵情压力等民生痛点,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以精细化治理为抓手,用一系列创新举措疏通城市交通脉络,展现了新时代交警的责任担当。“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八闽基层行活动近日走进福州市鼓楼区,实地探访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成效。

  “飞行棋(骑)”巧治路口顽疾

  四条斑马线勾勒出一个方正的“棋盘”,彩色标线划分出不同区域,与在四个角落设置的“二次待行区”协同运作——俯瞰福州市鼓楼区东街口,全国首创的“飞行棋(骑)”路口正有序运转,保障人车高效通行。这一创新模式背后,是福州公安交警部门应对鼓楼中心城区超百万辆非机动车混行难题的智慧。

  东街口率先试点路口“飞行棋(骑)”。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供图
东街口率先试点路口“飞行棋(骑)”。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供图

  城市交通关乎民生与形象,如何减少拥堵、提升通行效率?福州市公安局深度推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结合中心城区路网实际情况和市民通行需要,在东街口率先试点路口“飞行棋(骑)”通行模式,有效提升道路利用率、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为全市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我们从通道设置、红灯等待、车辆让行等细节入手,设计出‘三道、两区、一提示’为核心的路口通行体系。‘三道’即非机动车一次过街通道、人行横道、非机动车掉头专用通道;‘两区’即非机动车停止线等候区、二次过街等候区;‘一提示’即右转机动车道喷涂‘右转礼让’提示。”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大队长潘光辉介绍,通过配套调整交通标线、标志和信号灯,实现了“各行其道更明晰、分区等待不外溢、绿灯通行不交织、调头通行更高效、右转礼让更安全”的治理目标。

  目前,鼓楼辖区已有39个路口推行该模式。运行数据显示,这些路口的人车通行效率显著提升,高峰时段拥堵状况明显改善——权威地图软件监测的拥堵指数显示,相关区域自2023年以来下降13.3%。

  饿了么骑手小杨表示,“飞行棋(骑)”路口的设立显著提升了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将原本需5~8分钟的掉头时间缩短至3~5分钟;人车分流设计规范了行人秩序,减少混行拥堵和事故风险。“过去为省时会逆行,现在无需冒险即可提高配送效率,对骑手收入也有积极影响。”

  警医共筑“生命通道”

  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五四路入口处,一辆辆出租车沿着专用通道驶入院内落客区。“现在患者下车即达门诊楼,就诊结束出门就能上车,再不用到马路中间拦车了。”刚送完乘客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指着候客区说。

  而在改造前,这里曾是福州著名的“肠梗阻”路段。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总务处副处长肖思行回忆,此前出租车都在五四路上下客。早晚高峰时,出租车临时停靠不仅加剧机动车道拥堵,患者下车时还面临安全隐患。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改造后的入口。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供图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改造后的入口。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供图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而医院周边道路更是关乎患者安危的“生命通道”。鼓楼辖区内分布着19家二级以上医院,其中多家大型医院紧邻城市主干道,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曾是困扰医患的痛点。

  为打通这一堵点,鼓楼交警大队与院方深度协作“把脉问诊”,创新推出“警医共担社会责任”模式:在门诊楼前增设落客通道,实行出入口分离设置,优化院内绕行路线,并划定出租车专用候客区域。改造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不仅开通了上下客绿色通道,还将连接东西门的内部道路向社会开放,缓解了五四华林路口的交通压力。

  鼓楼大队屏山中队中队长郑佑光表示,五四路、东街、道山路都是鼓楼区的主动脉,这一主动脉打通了,医院周边交通改善了,通行效率提高了35%,对鼓楼交通秩序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这一成功经验随后在协和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省立医院推广,接下来计划覆盖鼓楼区更多的大型医院。

  化被动为主动“智慧治堵”

  在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监控着鼓楼区道路通行状况,网格巡查员正查看拥堵点并通过线上调度处置。

  随着福州城市快速发展,鼓楼区作为核心城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压力。鼓楼区人车密集,但道路宽度有限,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的城市交通治理需求。为此,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积极探索智慧交通新路径,为破解城市交通治理难题提供了“鼓楼方案”。

  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民警在三坊七巷指挥交通。鼓楼大队供图
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民警在三坊七巷指挥交通。鼓楼大队供图

  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指挥室主任陈伟强介绍,为快速发现堵情,支队将城区路网进行网格化划分,配备专门的网格巡查员,第一时间确认拥堵成因,“一键式”生成警情,改变了以往堵情需要依靠市民报警、民警巡查的被动局面。

  “我们把处置环节前移,在拥堵形成前就化解风险。”陈伟强表示,“就像给城市装上了‘智慧眼睛’。”

  此外,鼓楼交警还构建联动体系,将堵情信息分级推送处理。针对轻微交通事故,推出“视频快处”便民服务。当事人通过“交管12123”APP视频报警,交警远程指导取证、移车,10分钟内即可完成定责。责任认定书实时推送至手机,保险理赔同步启动。针对复杂事故,调取路口探头录像回放,支援责任认定,并派警力到场。

  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指挥室副主任唐斌表示,自启动“大数据+排堵保畅”机制以来,通过“科技+人力”协同,该区骨干路网通行效率提升显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