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司法温度照亮回归路:厦门中院开展假释人员回访助力新生

  东南网7月3日讯(本网记者 柳绿 通讯员 厦法宣)为深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动假释制度实效化,近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法官赴龙岩新罗区、泉州石狮市等地,对2024-2025年假释人员开展实地回访,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谈心及法律咨询等方式,跟踪矫正成效,传递司法关怀。  

  “监督+帮扶”双轨并行 筑牢回归社会根基

  “假释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审判监督庭庭长邱一帆在座谈会上强调。此次回访以“监督守法”与“精准帮扶”为核心,重点了解假释人员就业、家庭及心理重建情况。据悉,多数回访对象已实现稳定就业,家庭关系逐步修复,社会融入成效显著。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法官赴龙岩新罗区、泉州石狮市等地开展实地回访。(厦法宣供图)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法官赴龙岩新罗区、泉州石狮市等地开展实地回访。(厦法宣供图)  

  以案为鉴重拾人生 就业帮扶点燃希望 

  “以前不懂法吃了大亏,现在才知道底线在哪儿。”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获刑的张某假释后投身电商行业,法官现场为其剖析税务法律风险,提醒守法经营。石狮市的邱某则在司法局“就业帮扶套餐”支持下,通过物流培训成为企业小组长,他感慨:“每月有收入,生活有了盼头!”法官鼓励其珍惜机会,以劳动重塑尊严。  

  亲情纾困解心结 法律门诊护权益 

  假释人员李某曾因犯罪陷入家庭危机,如今能陪伴孩子学习,他动情表示:“终于敢直面家人了。”法官引导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回访中,法院还开展“法律门诊进社区”,针对劳动合同、债务纠纷等常见问题答疑,并联合矫正机构优化后续监管措施,提升帮扶精准度。  

  厦门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假释回访制度化,以司法温度消弭社会隔阂,助力矫正对象真正重返社会、重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