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4日电(张雨田 叶威) 戏服依旧华美,唱腔依然动人。近日,闽剧演员姚某在福建福州的汇演圆满落幕。卸下戏装,她第一时间来到福清市某司法所报到。
“台上你唱尽人间百态,台下我们助你走好矫正之路。”姚某回想起刚入矫时的忧心忡忡,司法所所长的暖心话语犹如一颗“定心丸”。针对姚某频繁外出演出的职业特性与监管要求间的矛盾,司法所运用“智慧矫正”信息化平台,为其量身定制外出审批流程,外出期间进行智能化定位监管,同时,灵活调整教育学习和公益活动的时间和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其职业发展。这套“既讲规矩又有温度”的监管方式,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护住了姚某的生活来源和艺术梦想。
据了解,福清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213人,数量居全省第二。走进福清市社区矫正中心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着社矫对象的信息化核查数据、心理测评曲线和在线学习记录。自2020年成立以来,福清市社区矫正管理局依托“智慧矫正”的迭代升级,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公检法司的密切协作到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探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矫正新路径,让“迷途者”找到归途。
“智慧矫正中心”建成投用后,福清市充分释放智能化设施效能,全面强化监督管理:使用生物信息采集系统精准建档,通过心理测评系统科学评估风险,前置干预再犯罪隐患。借助视频督查系统开展视频督查点验,督导基层执法规范。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自动告警等功能,高效识别、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创新开展全市同步视频集中教育,显著提升教育矫正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去年,福建省委政法委将福清市列为全省政法跨部门单轨制办案试点地区。福清市依托“智慧矫正”平台“协同应用”模块,与法院对接交付执行,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协调公安机关保障强制力量,为政法跨部门办案模式和 “智慧矫正”的融合贡献福清经验。
为织密监管网络,福清市社区矫正管理局与公安机关建立常态化信息化核查机制,定期全面核查比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轨迹、涉案情况数据;与检察机关及时互通信息,借助检察听证等法律监督手段,规范执法工作;与法院密切沟通合作,提高撤销缓刑案件办理质效,有效避免违规违法的社区矫正对象逃避法律处罚。
目前,福清市汇聚多元社会力量,为社矫对象架起回归社会的坚实桥梁。培育专业社会组织,整合专业师资力量,采用“线上”结合“线下”模式,协助开展法治、道德、时事政策教育;指派心理学专家定期坐班,开展心理测评、心理辅导;联合职业技术院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引导社会爱心人士提供资源协调和政策倡导等支持。还联合福清市检察院、民政局、财政局印发通知,激活基层治理 “神经末梢”,引导村(居)委会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未来,福清社区矫正工作将以‘法治为基、智慧助力、温情矫正、多元共治’为核心,织密监管网、畅通回归路,夯实社会安全稳定基石,照亮更多迷途者重塑自我、拥抱新生的希望之路。”福清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