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3日电 (记者 孙虹)第十三届“艺汇丝路”——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作品展2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幕,共展出46件(套)阿拉伯艺术家和泉州画家作品,涵盖油画、中国画、水彩画、丙烯画、装饰画等多个画种,用艺术展示中阿文明交流之美。

2009年以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打造“艺汇丝路”品牌,连续邀请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创作。十余年间,180余名阿拉伯艺术家来到中国,他们不但和中国艺术家相交相知,也将他们访华期间眼中所见、心中所悟创作成500余件绘画、雕塑、陶瓷作品,成为当代中国与阿拉伯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
今年6月,来自埃及、沙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阿曼等国家的8名艺术家和2名埃及博主走进世界遗产城市泉州采风创作,感受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魅力。当天的开幕式上,8名阿拉伯艺术家获颁作品收藏证书和“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国际旅游推荐官牌匾。

泉州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多元的文化景观为阿拉伯艺术家们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他们于此间进行主题艺术创作,共创作了24件(套)作品。
“15天的朝夕相处,最终凝结为今日展出的艺术佳作。”阿拉伯艺术家代表、埃及文化部造型艺术司司长瓦利德·卡努什表示,这些作品清晰展现了阿拉伯艺术家们如何以独特视角诠释中国文化的多元维度,同时保持自身文化根基,创造出见证中阿友谊的永恒瑰宝。
来自摩洛哥的年轻艺术家非拉多斯·阿尔拉米对泉州的簪花头饰、闽南建筑、多元宗教等元素印象深刻,并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在泉州,她身着汉服、头戴簪花围漫步古城街巷,“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沿路民众反馈的善意也让自己感觉一下就融入了这里”。
泉州市副市长黄文捷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作品展,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伯艺术家眼中的泉州,感受中阿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采风期间,中阿艺术家们还以画笔为媒展开深度交流。展厅中,一幅由20多名中阿艺术家共同创作的10米“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画卷尤为醒目。“这是阿拉伯艺术的浪漫想象与泉州人文底蕴的美好相遇,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演绎。”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吕秀家如是说。
据悉,本次作品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泉州画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协办,将持续展出至7月20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