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日电 (童舒萍)在惠安县螺城镇的一家燃气器具店内,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正手持《燃气安全现场检查指南》,逐项核对产品安全标识。这种“按需检查”的场景,是惠安县探索推行“点单式”市场监管服务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通过“群众点单、企业点单、项目点单”三种模式,将安全生产“问题清单”转化为“民生清单”,走出一条市场监管新路径。
群众点单:老旧电梯有了“健康档案”
“现在电梯已成为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尤其是超15年设计使用年限的旧电梯以及高故障率的电梯,这部分电梯是我们的检查重点。”惠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电梯安全问题,该局联合省特检院专家组成“诊疗队”,对全县198部超15年老旧、高故障率电梯开展深度“体检”,建立“一梯一档”健康档案,并限期整改隐患。在惠安县天山住宅小区,居民陈阿姨说,“现在乘电梯看到张贴的检验合格证,心里就很踏实。”
同步开展的还有安全知识普及行动。该县在11个社区开展电梯应急救援演练,走进校园举办专题宣讲,通过“沉浸式”教育提升群众应急能力。
企业点单:定制化服务守牢安全底线
“节后复工最怕设备‘带病上岗’,多亏监管部门提前指导。”某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惠安县紧盯春节、清明等重要节点,提前预判企业需求,组织开展经营使用单位自查、多部门联合排查,保障特种设备“安全重启”。
在泉州宇翔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墙上的四色风险图引人注目。“红色区域每日三检,蓝色区域每周一查。”执法人员指着屏幕解释。惠安县创新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级”管理,对泉州宇翔石化机械等5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评估,按“红橙黄蓝”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中化泉州石化公司安全部门相关人士透露,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企业建立“三张清单”制度(安全监察、隐患、整改清单),实现风险隐患闭环管理。
项目点单:靠前服务护航重点项目
在惠安某大型主题乐园,市场监管部门模拟摩天轮突发故障开展应急演练。该局采取“以练筑防+重点监管”模式,在五一、国庆等节点提前查验设备,运营以来保持“零事故”记录。
针对中化东大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等重点项目,惠安县推出“靶向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完成特种设备安装告知、监检等前置工作。“从被动整改到主动预防,不仅投产时间比预期提前了,心里也更有底了。”企业项目负责人说。
惠安县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深化“点单式”服务内涵,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精准度,持续优化“服务+监管”模式,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