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2025年全国纤维质量监测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8日电(叶艺琳)2025年全国纤维质量监测工作座谈会27日在福建福州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邓志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座谈会为期两天,来自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德州市、陕西省咸阳市等地的纤维质量监测机构代表,聚焦服务属地经济建设,在会上分享交流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经验。

座谈会现场。叶艺琳 摄

  “2024年,全国纤维公证检验有力有效、纤维质量监测大步迈进、服务市场监管质效稳步提升、基础能力建设迸发新活力。”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杜跃军在会上指出,2024年,中纤中心统筹组织全国136家机构高质量完成各类棉花公证检验任务801万吨。统筹组织全国37家机构、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有序开展非棉纤维公证检验,检验总量首次突破10万吨。服务企业近600家,为企业节约检验费用近4000万元。

  在创新引领方面,各地纤检中心也取得了新突破。福建率先开展湿态贴附性评价方法标准研究并已转化为行业标准、团体标准,重庆“基于AI智能识别的皮草纤维鉴别检测系统研究”顺利验收,青海制定《牦牛绒》国家标准,宁夏承担阿拉伯国家服装出口标准项目研究,山东德州研制仪器化检验标准样品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

  会议强调,2025年全国纤维质量监测机构要把握好“点”和“面”、“破”和“立”、“谋”和“实”三对关系,做到整体与局部、守正与创新、使命和担当三个统一。要强化纤维质量监测工作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科技属性和民生属性,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巩固和完善纤维公证检验制度,持续优化监测服务供给,大力促进监测价值转化,全面增强队伍素质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此外,会上还部署了2025年全国纤维质量监测业务工作要点,涉及开展纤维质量监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探索构建全国纤维质量监测实验室能力评价体系、组织实施棉花等纤维公证检验、开展纤维标准制修订、实施纤维质量监测业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等20项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