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

  民主与法制网2023年11月04日讯 戒毒执法中,他们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帮助戒毒人员重拾信心;禁毒普法中,他们主动作为,在群众心中种下防毒拒毒的“种子”。

  他们,就是福建省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的年轻民警。近日,共青团中央联合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授予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此前,该大队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三明市直机关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和“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严格执法中体现司法温情

  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是衡量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成效的两大指标,切实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是党和人民赋予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大队始终坚持宽严相济,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日常戒毒管理工作中既有执法的严度,还有情感的温度。大队践行“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的理念,公平对待每一个戒毒人员,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利益。

  “谢谢詹警官,这次我一定会保持操守,好好生活,不会再进来了。”这是戒毒人员王某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前对一大队副大队长詹振煌说的话。他是第二次接受强制隔离戒毒,距离上一次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仅仅过去了1年。入所后,王某的各方面表现都很差,脾气焦躁,经常与其他戒毒人员发生矛盾、吵架。詹振煌得知后,多次与王某谈心。原来,妻子对王某吸毒未改很是失望,想要离婚。

  詹振煌对症下药,一边耐心开导王某要坚定戒除毒瘾的信心和决心,一边积极联系王某的妻子,希望再给王某一次机会,与民警一起帮助他重拾信心和勇气。在妻子的关心支持下,在民警的鞭策鼓舞下,王某决定积极接受戒毒矫治,各项考核指标也在不断进步,最后获得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机会。

  禁毒普法中践行为民初心

  戒毒民警的工作任务主要在“治”,可是如何在根源上减少人们吸毒,关键在“防”。

  近年来,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推进“一体两翼”戒毒工作格局,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警力优势、专业优势等,在帮助广大群众认识毒品、辨别毒品、拒绝毒品上下功夫,先后在三元区、沙县区、尤溪县、永安市等建立了戒毒康复指导站10个,打通戒毒工作惠及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一大队主动作为,选派年轻民警参加戒毒康复指导站开展工作,为戒毒人员以及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康复咨询、心理辅导、防复吸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掌握社区戒毒人员的安置帮教情况,为回访帮扶活动打好基础。

  同时,一大队联合“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三明所小分队——绿杉禁毒宣讲团”,积极策划、组织或参加各类禁毒宣传活动,利用“开学第一课”“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集中力量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等活动,在群众心中种下了防毒拒毒的“种子”。今年以来,一大队参与开展禁毒宣传28次,3000多人接受毒品预防教育;帮扶家庭困难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2人。(记者 陈镇国 刘清华 通讯员钟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