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日电 (杨伏山 陈芳)在近日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第六版《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2% Scientists)中,华厦眼科医院集团4名专家跻身榜单。
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2日介绍,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与厦门眼科中心院士工作站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华厦眼科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席孙兴怀教授、厦门眼科中心名誉院长刘祖国教授,四人共同入围全球“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据了解,该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和“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分别对应1960~2022年及2022年度两个时间区间综合数据,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共分为22个领域和176个细分子领域,前者主要统计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影响表现,后者则集中于科学家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
此次华厦眼科医院集团4位专家入选,意味着他们在眼科领域的长期科研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世界影响力。
此次黎晓新教授跻身“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国眼科学者)”第五位,同时入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国眼科学者)”第九位。
黎晓新教授于2016年5月作为厦门市引进的高级医学人才加盟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担任总院长;2019年经厦门市卫健委研究同意,“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名医工作室”正式成立。在其指导和引领下,厦门眼科中心的整体医疗质量及科研实力飞速提升,尤其是在玻璃体手术及眼底病领域,中心成功引进并开展了眼内液检测、钌核素放射敷贴治疗、眼底肿瘤的眼内眼外摘除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脉鞘内注射术、人工角膜等十余项新技术,诊疗水平比肩国际。
在黎晓新教授引领下,厦门眼科中心整体科研实力连年攀升。近三年来,医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博士后基金2项、福建省自然基金4项、2019年厦门市医疗卫生重点项目1项、2022年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1项、市级其他项目78项。
此次入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国眼科学者)”第十五位的厦门眼科中心名誉院长刘祖国教授,享有“亚洲干眼之父”美称,是中国眼表疾病及干眼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导者。
1999年,刘祖国谢绝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职位,将干眼这一概念一同带回国内,创立干眼临床诊疗体系与干眼学科,建立干眼研究与临床团队,使中国干眼的临床诊治有了明确可依循的标准,参与起草了多部国际干眼指南,牵头制定了中国7个干眼领域的临床共识与指南。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刘祖国在眼表与角膜病领域取得斐然的科研成果,学术声誉在国际上日趋渐盛。在其指导下,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科室以强劲势头打造了一个集科研、临床、教学为一体的高质量“干眼平台”及“干眼慢病管理防控平台”,为全国规范化治疗、创新诊疗模式,以及临床药物研究、临床试药物验等科研项目的探索,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业界人士称,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一直备受全球各学科领域高知学者、研究人员、科学家等高精尖人才的关注,是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实力榜单。此次厦门眼科中心多位专家入围,是对中心科研水平、人才实力的高度肯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