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3日电(方颢翔)连续12年扎根基层公安法制岗位,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法制大队监督中队中队长、二级警长陈杰始终秉承着一颗甘为“法治工匠”的初心,历经法制工作从纸质化到数字化、现代化的不断革新,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专注、严谨、精细融入成了他的“强迫症”。
执法监督 专注细节不放过
“执法监督就是发现问题,任何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类执法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陈杰说,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他始终不变的追求。
5月25日晚上9点,仓山分局某派出所接到一起警情,报警人陈女士称停放在楼下的电动车被盗。经办案民警反映,陈女士称自己暂时没空,稍后到所配合调查。
5月26日上午8时,陈杰一如往常打开电脑,对前一天所有警情进行“日巡查”。通过仔细检查每一条音视频记录,他发现陈女士已配合调查,但办案民警录入系统的卷宗材料不全。
经过沟通,办案民警迅速将案卷材料扫描上传。但陈杰并没有就此放松,经过第二遍仔细阅卷,发现文书中有几处格式不够规范,随即将不规范处标红注明,并附上规范文件一并通过系统传递给办案民警。最终,案件得以顺利侦办。
正因陈杰始终秉承“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谨理念,专注于执法细节里中“一分一毫”,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保障了民警执法办案的安全,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审判考验。
勇于创新 增能减负无疏漏
12年的从警生涯中,陈杰见证了新时代下法治公安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智能化对于新时代法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挑战,陈杰在积极思考如何为基层民警增能减负的同时,达到执法监督范围全覆盖。他带着问题主动请示分局党委和大队领导,并10多次深入全省各地办案单位交流学习,参加20多场专题研讨会。
历经5次修改完善,陈杰创新出台的“‘1+N’法制监督模式”在全仓山推广试行。
“‘1+N’法制监督模式,就是在各办案单位的法制室配备1名法制员和多名法制辅警,每天对警情、案件等执法要素开展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督,再对前一天内容进行复盘,保证执法监督环节无疏漏,最大程度简化了流程手续。”
“原先,派出所的法制员不仅要负责每日的警情考评,还需要对案件办理进行监督、对人员、场所、物品进行巡查,任务重、压力大。”金山派出所民警张久华说道,“现在,得益于陈杰创新的工作模式,有多名法制辅警协助日常法制工作,我们感到轻松多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2023年8月,得益于陈杰的“强迫症”,仓山分局的执法监督覆盖率提升至100%,有效提升了全区一线实战单位的执法质量,减轻了基层民警办案“回头看”的负担。
“他对待工作扎实勤恳和严谨细致的品质,展现了仓山法制‘生命不息,啄虫不止’的精神,充分发挥出榜样力量。”仓山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黄丹娜给予陈杰高度评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