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8日电(曾建芬)“谢谢林校长,能够回学校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很开心!”马尾区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朵(化名)对林检察官说道。
事情要从2022年4月说起,根据马尾区检察院统一部署安排,林检察官到任职法治副校长的学校开展法治宣讲、调研走访活动。在活动中,一位四年级的老师向其反映,班上有一名学生名叫小朵,开学后一直未到学校上课,时间长达2个月之久。长年在一线办案的林检察官敏锐得察觉该学生可能遇到困难问题,经深入询问班主任、同学才知道,由于疫情影响,学校要求返校的学生必须做核酸检测,但小朵的父母认为核酸检测影响身体健康,不愿意让小朵做核酸检测,因此耽误了其返校上课。期间班主任、年段长、校长等多次上门家访,做小朵父母的思想工作仍无果,后期再上门时,直接被拒之门外。
“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之一,国家统一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与少年都必须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小朵父母不让小朵做核酸检测耽误其返校上课的做法,侵犯了小朵的受教育权。林检察官作为法治副校长,
将该事情记挂在心,想方设法解决。
针对小朵未返校上课耽误学业的情况,林检察官首先通过老师调阅小朵学生档案,了解到小朵父母也是大学生,文化程度不低,判断其可能对核酸检测安全性存在误解。从学校回来以后,林检察官马上联系了疫情防控指挥部专业工作人员和小朵所住区域的片警,共同上门做小朵父母的思想工作,林检察官向小朵父母阐明了缺课对小孩学业的影响、核酸检测的安全性等,并安排专业人员向其解释核酸检测的取样、检测过程和原理,消除思想顾虑。
在林检察官的劝说下,小朵父母终于同意安排小朵核酸检测,林副检立马联系核酸检测点的志愿者上门取样,顺利保障了小朵的返校学习。
“我就想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做点事情、解决一些问题困难。”林检察官如是说。
在马尾区检察院,像林检察官一样有情怀,将学生事情当做个人事情来办的法治副校长还有很多。2022年5月,马尾区检察院根据检察人员调整和区域学校增加情况,重新梳理法治副校长名单,成立法治副校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法治副校长工作意见,统一安排制作法治副校长公示牌30面到各学校上墙,制作调研问题指引清单及调查表,由23名法治副校长深入任职的29所学校全面摸排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广泛收集学生问题需求50余个,并全力解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2022年5月,在马尾区另一所小学也发生了学生“失学”现象。叶检察官在入校走访调研时,发现有一名小学生小新(化名)也是长期未到学校上课。据老师反馈,小新父母为二婚,父亲在外打工,很少过问家庭,小新基本上由母亲管教。但在三次家访过程中,发现小新家庭居住环境偏僻,家中情况比较脏乱,小新的母亲精神病三级,在访谈中口若悬河,讲一些不着边的话。三次访谈中老师均以让小新继续接受教育为主进行劝导,并对家庭困难的情况给予最大帮助,但受到小新母亲的多次拒绝。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到小新有继续上学的欲望,但是母亲仍然不愿意让小新继续上学,且在最后一次家访中,小新母亲甚至将家访老师赶走。
面对老师讲述的情况,叶检察官没有道听途说,决定亲自调查了解下该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叶检察官决定从小新父亲着手,随即联系了小新家庭所在地的民警,到小新父亲工作的单位找到他,得知小新父亲平日忙于工作,对小新疏于管教,小新母亲精神不存在疾病,并表示全力支持女儿返校上学。
与小新父亲沟通完后,叶检察官又联系了小新所在地的村支部书记,联合学校教导处老师、民警,共同在村部与小新母亲进行访谈,访谈中小新母亲精神状态良好,声称是担心小新身体状况不好,没有办法完成学业。叶检察官告知小新母亲不让子女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规定的,若确有身体原因,要办理相应休学手续。在叶检察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小新母亲同意先让女儿办理休学手续,等9月份开学再返校上课。见此,叶检察官又单独地拉着小新私下了解她个人想法意愿,询问其身体状况、是否能到校上课等,在得到小新肯定回答后,叶检察官决定另找机会再做小新母亲的思想工作。
到了六一儿童节这天,叶检察官到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讲座,特意邀请小新父母带着小新来参加学校活动,共同聆听法律知识。借此机会,叶检察官再次约小新父母同学校老师对小新下一步学习安排进行沟通交流。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小新父母接受叶检察官的建议,从即日起让女儿来校上课,先培养学习作息习惯适应适应学校生活,学校方面也表示会对小新进行重点帮扶,9月份开学重新安排小新重修一年级课程,以弥补前期落下的课业知识。
面对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到校上课的情况,马尾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尽心尽力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多方协调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难问题,将“善良司法”理念落实到法治副校长工作中,将法治副校长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