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三明:巾帼返乡话“引才”,心怀桑梓促振兴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9日电(雷朝良)7月1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对话会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七位优秀女性返乡人才代表,现场向数十位暑期返乡女大学生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来明暑期实习学生,畅谈各自扎根三明的发展历程,并以此鼓励、吸引更多的优秀女性人才返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由三明市委人才办、三明市妇联、三明市人社局主办的“明姐姐话‘人才回引’“活动在沙县区举行
由三明市委人才办、三明市妇联、三明市人社局主办的“明姐姐话‘人才回引’“活动在沙县区举行

  “我希望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培训平台,为家乡小吃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林保灯是沙县区沙县小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她在大学主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不断学习,她成为了沙县小吃行业中具备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林保灯长期从事沙县小吃培训的组织和教学工作,2008年以来,她参与沙县小吃各类培训两百多期,培训学员达一万多人,其中妇女六千多人,提高了妇女劳动技能,提升了妇女经营素质,并极大促进了妇女就业增收。

  “在海外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的刘薇于2006年从澳大利亚回国后,担任三明市毅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销售与技术总监。 她积极发挥在外的学习经验,用15年的时间带领公司历经磨砺、持续创新,把一个小微型传统铸造企业发展到比肩欧美高端同行。为了打进欧洲市场,刘薇带领同事通过精细化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革,入选欧洲著名核电装备制造巨头捷克SKD集团全球十佳供应商。所在公司也成为了福建省工业企业中稳定高速发展的典型示范企业。2018年,刘薇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21年被福建省评为C类省级高层次人才。

  谈起自己返乡发展的初衷,来自永安的陈礼炜说在家乡工作“有妈妈喊我回家吃饭”。陈礼炜是一名80后博士,现任三明学院教授。她是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利用领域的专家,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三明市三元区科技特派员。工作中,陈礼炜先后承担了留学生大学物理,电磁学,专业英语和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深受学生好评。她还时时留心身边热爱科研事业的大学本科生,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科研助理工作岗位和补助,使学生们在校园里能够安心学习。陈礼炜说,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扎根山区,建设山区,振兴山区。

  来自泰宁县的钱婴,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指导师,目前任“又见父母”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人。其基地通过开设家庭教育和研学课程,为泰宁的孩子、家长和老师提供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和服务。近几年来,钱婴的基地走进社区、幼儿园、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近60多场,开展线上直播课500余场,受益人数达8万多人,培养家庭教育志愿者近160人。钱婴希望在家乡做出家庭教育的标杆,惠及更多家庭,同时打响泰宁家庭教育品牌,让拥有泰宁特色的家庭教育和研学走出去。

  胡洁婷、洪小清、张小霞是返乡发展的新农人代表,她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胡洁婷回乡创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绿色硒锌百香果、猕猴桃种植及无病毒果树培育。2021年获评福建省“巾帼示范基地”。三年来,其公司直接为60多名妇女提供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320余名妇女姐妹致富增收。

  洪小清是一名90后大学生,因为和爱人共同的田园梦,两人一起辞职返乡创业。其间也经历了坎坷,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将嫁妆也投入到了创业当中。从一开始的基地种养植,到后来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中转中心的不断摸索与创新,洪小清几年时间做到累计销售额超千万。她说很感谢当地政府对她的大力关心与支持,将像她一样的返乡创业者“视若珍宝”,让其一步步坚持走到现在。

  “广大的舞台也可以安在农村” 宁化县淮士镇团结村“90”后党支部书记张小霞,通过电商平台每年帮助村民销售白莲5万多公斤,还成立了薏米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并为片区贫困妇女提供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及包装等一系列就业岗位,使妇女既实现“家门口”就业又可兼顾家庭,促进村民增收。团结村成为全镇首个脱贫村,她也因此成为了乡亲们口口相传的“电商玫瑰”。

  据了解,近年来,三明市妇联全力推进“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建立女性人才信息库,组建三明市巾帼创业创新联盟,评选女性优秀创业创新典型项目48个,累计发放“巧妇贷”金额8400余万元,获贷妇女1183人。开展短视频电商直播、家政育婴、沙县小吃制作等技能培训,帮助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涌现出一批沙县小吃技艺巾帼传承人。

  活动现场,三明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有关人员向在场学生解析了三明市人才专项行动有关政策,号召广大女性人才留明来明创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