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沉浸式”培训在“战位”学习 水域救援集训锤炼应急“真功夫”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6日电(周晓凯)虫鸣呦呦,星夜灿烂。武夷山的夏夜延续着白日的激情,却又流露出一番诗意,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48名水域救援能手齐聚武夷山下,他们承载着组织的关怀,怀揣着知识的渴望,践行着使命的号召,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水域救援集训加钢淬火之旅。

  召开水域救援救援技术培训动员大会。陈杰摄
召开水域救援救援技术培训动员大会。陈杰 摄

  为全方位提升参训学员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该支队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围绕“培养教练员、培养技术骨干、锻造尖刀团队”的指导思路,从开训动员到实际操作,从课程设计到氛围营造,处处彰显“为战、教战、研战”的鲜明指向,突出了“练谋略、练指挥、练技能”的重要元素,引导全体参训人员牢记“端正学习态度、严守纪律规矩、苦练过硬素质”的要求,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理论授课讲解。陈昊燊 摄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理论授课讲解。陈昊燊 摄

  据了解,此次集训依据《森林消防队伍教育训练大纲》、《森林消防队伍特种救援分队训练大纲》、总队2022年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南平支队综合救援人才建设及训练场地建设三年规划》相关规定要求,区分激流/洪水救援技术 (SWR-1、SWR-2)训练课程和IRB 充气式动力救援艇驾驶培训课程两个阶段,抓紧抓实每一次课堂教学,广泛开展研讨式、演练式、对抗式教学,让参训学员心中始终装着“实战背景”,想着“作战要素”,强化“实战能力”。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对抗式训练。陈昊燊 摄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对抗式训练。陈昊燊 摄

  “这次水域救援技术培训分为2个阶段,也区分学员和助教,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学员和助教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快反分队全面培养,常规分队重点骨干力量培养,满足支队自主人员培养需求,为下步各层级人才年龄、职级形成梯次,急需紧缺人才配齐配全,一线骨干人才充实稳定奠定基础”,该支队副支队长岳承浩介绍到,此次集训该支队强化示范示教队伍的选拔培养,在提升专业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示范示教能力开展训练,并组织示范示教队员在后续培训中作为助教开展“试讲试教”,进一步积累教学管理经验,锻炼提升组训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皮筏艇训练(陈昊燊摄)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皮筏艇训练。陈昊燊 摄

  “前方水环境中,发现1名溺水者,请火速前往救援。”训练中,支队坚持突出实战化原则,注重在练精技能、练强本领、练实效果上下功夫。翻舟自救中,模拟救援小组突遇险情不慎翻舟,救援队员落水将舟艇翻转扶正,全面考验参训人员能否合理运用救援技巧、排除自身险情的过硬能力。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溺水人员救援。陈昊燊 摄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溺水人员救援。陈昊燊 摄

  此次集训充分利用武夷山天然水域,坚持“业务理论学习+岸上分解训练+水中合成训练”,循序渐进开展教学训练。理论学习上,从水域辨别、安全准则、急流救援技术等方面入手,强化学员实际救援能力与风险评估能力;分解训练上,教练组分别讲解示范岸上救援、水中救援、绳索救援、舟艇驾驶等救援技术动作要点,并结合各类装备的实际使用,同步讲解各类装备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合成训练上,教练组模拟现实救援场景,利用多种救援技术完成被困人员施救以及指战员自救,并通过夜间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学员对风险隐患的敏感性,熟练掌握救援技能。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团队协作作业(陈昊燊摄)
消防救援人员人员正进行团队协作作业。陈昊燊 摄

  据悉,此次集训中,该支队还结合前期参加的6.18松溪抗洪抢险、5.25福安抢险救援等十余起应急救援任务经验,引导全体参训学员牢记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竭诚为民,救民于水火”的任务本质,认清队伍整体能力素质与定位要求的现实差距,努力提升业务本领、学习专业技巧、增强安全管控水平,以“酵母”身份带动队伍安全执行任务。

  水域救援培训学员合影留念。陈昊燊 摄
水域救援培训学员合影留念。陈昊燊 摄

  帆已扬高,弓已拉满;铮铮使命,引领航向。下一步,该支队将全面总结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培训成果转化,结合山岳、地震等领域救援实际,聚焦一主两辅,总结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队伍救援力量体系的发展方向、建设理念和运行模式,切实提高队伍实战救援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