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防疫、春耕齐驱并进 福建福鼎夯实“米粮仓”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日电 (朱群 裘郑明)“大家干活时不要扎堆、戴好口罩,春耕时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育苗和农资储备。”福建宁德福鼎市店下镇硋窑村第一书记伍集群一边向农户分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一边提醒他们做好防护。

  连日来,为有效保障春耕备耕生产顺利进行,店下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分赴田间地头抢农时、强服务、宣防疫、备春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村干部宣传疫情防控。
村干部宣传疫情防控。

  防疫“先锋队”,田间“服务员”

  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店下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鼓励各村以党组织为核心,凝聚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包村干部、党员等群体,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落实网格化管理。

  期间,通过入户宣传、分发传达、“村村响”广播、悬挂横幅等形式,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和惠农政策。截至3月30日,累计悬挂横幅50余条,LED宣传标语2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单3000多份,出动疫情防控宣传车10余车次。

  同时,店下镇各村党组织还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号召在村党员帮助农户挥锄铲土、清理杂草、运送淤泥、清理沟渠等,确保广大群众不误农时,保质保量抓好春耕生产工作。今年3月以来,店下镇累计开展“党建助春耕”活动5场100多人次。

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春耕备耕。
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春耕备耕。

  别样“微党课”,春耕“新动力”

  “这几天要做好蚕豆统防统治,下周可以开始逐步开展水稻育苗,4月中旬左右务必要完成蚕豆收割和水稻播种。”店下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林惠彩正向农户交代水稻和蚕豆轮种注意事项。

  据悉,“稻稻豆”种植模式是店下粮食种植的特色模式,通过轮种水稻、蚕豆,使农田一年四季不荒废,农民田间月月有收入,有效实现农田效益最大化。

  为普及土地轮种技术,今年春分以来,店下镇党委邀请科级特派员和懂农技的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先后开展16场“春耕微党课”,以现场教学的方式指导农户做好育苗、选苗、种植、施肥等环节;将联系方式留给农户,只要农民有诉求,既可以通过网上咨询,也可以直接点单要求党员干部上门服务。

农户在田间育秧。
农户在田间育秧。

  吃下“定心丸”,夯实“米粮仓”

  “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农业机械化。”这是屿前村种粮大户郑宜荣这几年种田的最大感想。在惠农政策帮扶下,郑宜荣先后购置了育秧机、插秧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在机械化“加持”下,郑宜荣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用工和成本也大幅减少。

  作为党员,郑宜荣与其他种植大户共同成立了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在做好自己流转的300多亩土地种粮任务之余,主动为周边涉及20多户群众的400亩土地提供技术指导和农业机械帮扶。

  “今年粮食补助力度非常高,种植30亩以上,每亩补贴700元,有种早、晚稻另外再补助200元,总共补助900元。”愈发有力的惠农政策,让三佛塔村村委会委员方祖彩今年在已有80亩土地的基础上又流转了300亩土地。

  方祖彩说,很多农户有意愿进行规模化种植,但因不了解土地流转政策,又害怕土地纠纷,往往没有付诸行动。

  为鼓励农户规模化种植,方祖彩在村“两委”联席会议上提出了主动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服务的意见,建议由村“两委”作为中间人,为有意向的农户统一流转土地,既能推动土地规模化种植,又能避免出现矛盾纠纷。2021年以来,三佛塔村已累计为7位种粮大户流转土地706.3亩。

  现如今,在店下镇的农村大地上,呈现出抢农时、忙春耕的生动景象。据介绍,该镇今年粮播面积约2.95万亩,粮食总产量约0.94万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