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隔离酒店化身回家路上的温暖“中转站”

  “临上车发现我的码黄了,怎么办?”3月23日上午7时,来自湖北武汉的罗先生准备乘坐动车从厦门返回武汉。在厦门北站进站时,他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黄了。上不了车,黄码也没办法入住普通酒店,这让身处他乡的罗先生犯了难。

  罗先生说,他14日因公到安溪出差,疫情发生后,他滞留当地酒店,期间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2日晚,他从安溪至厦门准备隔天乘车回武汉。“我到厦门的时候还是绿码,睡一觉起来变黄了,我当时就慌了。”

  为难之际,在厦门北站防疫人员的指引下,罗先生来到集美区集中定点隔离观察点之一的青逸酒店。在酒店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顺利入住。按照防疫规定,罗先生要在酒店“中转”,通过“三天两检”,待健康码转绿方可离开。

李兰在隔离酒店(受访者供图)
李兰在隔离酒店(受访者供图)
罗先生与李兰的聊天截图(受访者供图)
罗先生与李兰的聊天截图(受访者供图)
罗先生与李兰的聊天截图(受访者供图)
罗先生与李兰的聊天截图(受访者供图)
罗先生与李兰的聊天截图(受访者供图)
罗先生与李兰的聊天截图(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有亲和力,工作细致到位,让我感到安心、舒心、放心;医务人员有耐心、责任心,第一时间给我采核酸,督促我量体温,对我嘘寒问暖……”罗先生说,作为武汉人,他深知疫情的可怕。这次来福建出差,尽管经历了一些小挫折,但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默默奉献,让他倍感温暖。

  入住当晚,罗先生就挥笔写下诗句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谢——“奥密克戎隐藏深,疫情防控切实真。群策群防加大力,不让瘟疫一滴存。感谢一线工作者,携手努力要完胜,国策政安感党恩。”

  写完诗,罗先生迫不及待地发给了青逸酒店医疗组组长、后溪镇卫生院妇产科副主任李兰。当天,由李兰负责罗先生的健康管理工作。除了核酸检测和体温监测,因为无法面对面交流,她通过电话为罗先生解答疫情防控问题,安抚他的焦虑情绪。

  李兰说,看到诗句的当下感到有些惊讶,在她看来,大家不过做了分内的事情。她告诉记者,目前,青逸酒店医疗组总共有8名医务人员,来自集美区妇幼保健院、后溪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除了完成日常核酸采样的同时,还为入驻人员提供健康管理工作,特别针对患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提供用药指导等。

  通过“三天两检”,罗先生的健康码成功转绿,并于25日上午登上了回家的列车,他告诉记者,回武汉后,他将继续自主居家隔离,“不添乱,就是对防疫工作者最好的感谢。”

  背后的故事

  一家四口扎根基层 为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罗先生离开时,发信息向李兰道谢。“好的,一路平安!”上午是隔离酒店最繁忙的时间段,李兰简单回复后,迅速投入日常工作中。短短几个字,不仅是对罗先生的祝福,背后也暗藏着一份羡慕。

  原来,李兰一家都是湖北人,算得上罗先生的“老乡”。李兰和丈夫200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厦门工作。丈夫就职于海沧卫监所,公公退休后被灌口医院返聘,婆婆退休前也是一名护士,一家人扎根卫生健康系统。

  两年来,受疫情和工作性质影响,李兰一家很少有机会回老家。3月20日,李兰受命入驻隔离酒店,前一天,丈夫远在湖北的爷爷离世。疫情当前,职责在身,一家人无法返回老家送爷爷最后一程。

  提到爷爷,李兰语气中带着歉疚。她说,隔离酒店的医疗组实行“N+7+7”封闭管理(N天封闭作业+7天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此次驻点任务结束的时间仍是未知数。“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恢复正常的生活,所有家人都能团聚。”(记者 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