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30日电 (吴冠标 谢立明 林雅静)“默默关注病例轨迹公布,欣喜地发现东美封控区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已经多日没有新增病例了,抗疫胜利的曙光就在前头不远了!”福建泉州东美封控区的一名居民在朋友圈里说道。
近日,福建泉州东美封控区从疫情最危险最复杂的第一批封控区,到现在的病例波动式下降,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东美封控区被国务院联控机制综合组福建工作组社区防控组定为社区培训点,20多位专家到封控区观摩学习,联防联控工作获得专家组的肯定。
在抗疫过程中,来自泉州多个医疗机构的84名医护人员始终奋战在一线,他们组成了封控区内最美的“逆行队伍”,为居民筑起了防抗病毒的第一道防护网,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为人们保驾护航。
据了解,东美封控区内有中远名城、世纪巨星、毅达商厦等9个居住小区、43栋楼,还包括东美城中村484栋自建房,居民居住相对分散,且楼房跨距大,楼号标注不明确。为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医护人员们两人一组,分为37组上门入户为社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不同于定点核酸采集,入户采集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地进出小区楼栋和村落民居,队员们要穿过大街小巷,逐家逐户敲门;社区采集对象有些住在老旧小区,队员们都要不停地爬楼下楼、进门出门,一户的核采操作过程很快,可辗转一户却要十几分钟。
为了降低穿脱防护服带来的风险,核酸采样队员们都尽量做到不喝水、避免上厕所,坚持坚守在采样一线。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的采样任务,实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一人,是每一位采样队员唯一的目标。
北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阮伏龙是这次东美封控区医护人员队伍里的“大管家”,负责东美封控区的整个流程梳理、管理协调,医疗组的医用物资调配、医护人员任务分工,以及癌症患者、慢性病患者一些特殊人群的转运治疗等工作具体安排部署。
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阮伏龙每轮核酸检测前都要拿张东美封控区辖区平面图,召集业务骨干进行任务分工,他又把医务人员分成三个大组,各组包干若干楼栋入户开展核酸检测。自己则时常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巡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判和整改,层层压实工作分工和任务安排。
此外阮伏龙还关心医护人员在封控区内的衣食住行、心理状况,经常在工作结束的时候用微信和电话慰问各个队里的伙伴,对有焦虑、畏难情绪的队员及时开导,进行心理援助,守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医护人员们纷纷表示:“有了大管家,我们安心又放心。”
而作为带队队长的陈雅红护士则经常把最重的任务留给自己,把最大的责任扛在肩上,只为扎实做好封控区内的核酸检测工作。自13日进入东美封控区后,她便一直坚守在一线抗疫阵地,甚至无暇顾及家里生病的女儿。
在接到一次定点区域核酸检测任务后,她和队员们晚饭都没吃一口,就立即出发到位。由于夜晚风凉,加之连轴转的工作让陈雅红感冒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时,陈雅红咽喉发炎失声说不出话来,但她依旧没有休息,坚持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没有半句怨言。
在工作与家庭之间,陈雅红毅然选择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顾大家、舍小家的精神令众多抗疫工作人员为之动容。
“我愿意、我可以、我报名……虽然前线任务艰巨,很辛苦,但这个时候,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冲在一线,带头坚守抗击疫情。”此次疫情,泉州市正骨医院十五病区护理学科带头人庄琼霞主动请缨,请战进入东美封控区核酸检测一线。
“庄护士长,8号楼有一名胰腺癌晚期病患需要上门扎针,请速来支援。”接二连三接到志愿者的求助电话后,庄琼霞马不停蹄。来到东美封控区后,她除了带队完成本组核酸检测采样任务外,还主动承担了入户为急重病患者的注射任务,为病患们解决燃眉之急。
一天中午,在完成东美封控区核酸采样任务后,庄琼霞便接到前往定点区域核酸检测支援任务电话。随后她就火速召集12名队员前往支援,没有一刻休息。医护人员们一到地点便投入紧张有序的采样工作中,冒着大雨工作到晚上七点,直至采样结束的最后一刻,她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住所。
尽管工作紧张疲劳,但如庄琼霞这样的医护人员们却从未有半点敷衍应付。疫情让这些善良而勇敢的人集结在了一起,她们靠着内心的光和热给予彼此力量,而她们散发的光和热却照亮了黑夜,温暖了这座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