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将乐:校园中开展“思辩教育”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18日电 (董观生)“辩论锤炼了我的逻辑思维,我在长达数月的辩论培训,深切感受到了思维能力的提升,数次的辩论赛改变了我的学习、生活,也让我结识了更多优秀的同学。”将乐县第一中学第二十届辩论赛最佳辩手梅金轩说道。

 图为将乐县第一中学校园辩论选拔赛现场。黄建福摄
图为将乐县第一中学校园辩论选拔赛现场。黄建福 摄

  将乐县第一中学秉持“学而不思则罔,明辨笃行则清”的精神,将思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从2002年开始,学校连续举办二十届学生辩论大赛,改变了许多学生的成长之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思辨素养的学子。

  每次辩论大赛结束后,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对赛事进行总结,撰写赛事心得,以及挖掘进步中的学生。梁观珠老师叙说:“梅金轩刚入高一时,少言寡语、不苟言话,在观看完第高二的辩论决赛后,主动找到我,想从零开始学习辩论。”

  从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情绪控制、知识储备、仪表仪态、临场反应……梅金轩样样做到不懂就问,不熟再练。“他的改变非常明显,不仅是在学习方面,整个人变得乐观、积极、主动。”梁观珠老师说。

图为将乐县第一中学第十二届“思辨教育”校园辩论选拔赛。黄建福摄
图为将乐县第一中学第十二届“思辨教育”校园辩论选拔赛。黄建福摄

  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提出“理一分殊学说”,是宋、明理学经常要讨论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重视人的道德境界的修养。将乐一中挖掘与探索杨时理学的特点,将“思辨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

  高二八班的洪晨皓同学在《由社会现象,观中国家长》作文中,写道,其实根本没有孩子会毁在动漫上,只有孩子毁在不负责的家长身上。这篇命题作文,学生大胆地去分析社会现象,大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利用事例、对策、方法等内容充实作文,让学生真正在思考中逐渐成长。

  20年的坚持,将乐第一中学已将“思辨教育”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形成了学校一道靓丽风景,也是学校持之以恒的特色教学模式。

  梁观珠老师在《思辨教育育人案例》中写道,辩论赛的整个过程,老师的作用只能是指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指导学生学会记忆、理解并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知识的主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