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沿岸不少人养鸭养鸡,生活污水直排,水里满是淤泥……”站在许溪溪畔,看着如今眼前“青山绿水两相宜”的美景,厦门市集美区李林村村民老刘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
从令人叫苦不迭的“臭水沟”,到野鸭游弋、白鹭翻飞、绿荫映碧水好风光,许溪的蜕变,不仅是集美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也是李林村由“表”及“里”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




1月24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八闽行”蹲点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集美区灌口镇李林村,近距离了解这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发展故事。
2020年11月,许溪“溪林生态示范动线”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已完工验收。这条串联灌口和后溪两个镇、4个行政村近20个自然村的生态观光动线,可为周边村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也成为集美区又一生态观光旅游线路。
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代建事业二部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查智全告诉记者,该项目清淤疏浚、修筑堤岸;修建闸、堰生态调度,保障用水,营造景观;沿河岸贯通休闲健身步道,设置亲水平台、水上汀步,打造两岸立体植物带,建设生态护岸,修复水系生态系统,为鸟类及鱼类提供栖息场所,打造田园滨水美丽画卷。
“现在真的是水清岸绿!”江西小伙刘兴苗欣喜地表示,在李林村居住两年多,他亲眼见证了许溪的“华丽转身”,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新集美人,在这条“母亲河”沿岸扎下了根。
傍晚沿着许溪散步消食、运动健身,再返回租住的房子,这是刘兴苗的日常。在他租住的房子一、二楼,正是小有名气的李林村公益图书馆。
图书馆馆长蔡妙香是土生土长的李林村人,2019年,她耗时半年、花费近10万元,把自家房子改造成了一个图书馆。“我们村外来人口很多,以前这些外来工子女放学后,就待在出租屋里等父母回来。”蔡妙香说,希望图书馆能唤起人们对城中村孩子的关注,村居孩子们也能在这里畅游书籍海洋,爱上阅读,了解公益。
两年来,蔡妙香自掏腰包建设公益图书馆的事迹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文明在传递、感动在蔓延,不少公益组织、爱心人士或捐书,或出力,携手擦亮这座坐落在许溪河畔的小小灯塔。截至目前,李林村公益图书馆共有书籍约6000册,吸引逾百名志愿者参与服务。
如今,图书馆不仅承担借书阅读的功能,也成为聚会议事的好地方。24日下午,一场特别的学习会就在这里举办。主持学习会的是李林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周永健,他与村里的党员们共同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讨论研究具体举措,畅谈分享心得体会。
“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会上,李林村中仑社队长周志勇侃侃而谈。他说,自从污水管道铺设、排洪沟整修以来,中仑社实现从“脏乱差”到“净优美”的转变。
“环境美了,腰包更鼓了”,不少李林村村民津津乐道,村居环境的提升,不仅“面子”好看,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赏许溪两岸风光,到李林村公益图书馆“打卡”,品尝灌口卤鸭、姜母鸭……很多来李林村游玩的人会将终点站落脚在灌口镇三李城万达广场。
这个位于厦门西北隅,集商业、餐饮、影院等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由厦门市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是集美区重点建设的村集体发展项目,也是厦门市首个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由国企与村居合作开发的村集体发展项目。该项目填补了灌口镇大型商圈的空白,直接辐射灌口、后溪、软三板块。
据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事业部总经理王艺章介绍,三李城万达广场于2021年12月18日开业,吸引161个品牌店入驻,日均客流量3.5万人次,开业当天总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村民土地入股,不用出一分钱,还能拿分红。”周永健说,村民以土地入股,项目培育期过后,3000多名村民股东每人每年能拿到1000多元分红。此外,项目还带动超2500个就业岗位,实现转产增收,切实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记者 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