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台胞参与社区营造 助力厦门洪塘村赤土社蝶变

  这几日,东孚街道洪塘村赤土社田地里的花生成熟了,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热乎乎的水煮花生,一边分享着近期“花生”的好事。

  “昨天我又带孙子去村口公园玩了,孩子很喜欢这个新公园。”“赤土公益书院在装修了,专门设计了小孩看书的地方,以后孩子更有地方去啦!”“赤土工作站也大变样了,以后我们志愿服务队可以去那里开会。”……剥着花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这个原本出了名的贫困社正在经历的美好蝶变。

赤土社新建的村口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海沧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赤土社新建的村口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海沧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推动下,“乡村振兴五福临门”培根计划不断推向深入,赤土社真真切切的变化,为两岸融合振兴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培根计划

  唤起村民主人翁意识

  今年初,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正式进驻赤土社,设立社区营造工作站,以“乡村振兴五福临门”培根计划为主题,制订了“今天你赤土了吗:你我有心、赤土有金”营造主题,台湾青年驻点开展“陪伴式”服务。

  老厝怎么改?台胞社区营造员挨家挨户发放问卷,怎么翻修,修完之后做什么,全由村民自己决定。短短2个月,赤土社众筹了75800元爱心捐赠款,参与人数达111人。要知道,赤土社总人口才825人 ,相当于每7个赤土人就有一个参与其中。

  村民林荣文推来了一辆老自行车,他说,“当年我父亲就用这辆自行车载着我,从南安来到赤土,我们一家在这里扎了根,这辆车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希望能捐出来展示。”

  如今,走进赤土,庭院经济改造如火如荼,周记扁食、赤土小院等农家乐蓬勃发展,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交融共生

  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在赤土,我们看到了一次两岸同胞的“双向扎根”,扎的是台湾青年在大陆生活的根,也扎下了大陆居民对台湾青年认同的根。一大早,80多岁的陈柴如提着大包小包的新鲜蔬菜,等在了门口。“我要给嘉麟的,她怎么还没来。”老奶奶有些着急,她说,还要问问嘉麟道路白改黑的事,道路白白的为什么要改成黑色的呢?

  王嘉麟,是驻点赤土社的台胞社区营造员,因为耐心有亲和力,又说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话,成了村里老年人信赖的政策翻译员、生活贴心人。

  不难窥见,海沧乡村振兴搭建的大舞台,搭建起台湾青年融入大陆的桥梁,两岸社区营造观念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共生。(记者 林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