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安全把关 质量筑基:永泰县奋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青山夹道,风光旖旎,大樟溪潺潺流淌。蛰伏在福州西南部的永泰县宛如一个静谧的桃花源,土生土长的人们悉心照料着这片丰饶大地:种植水稻、栽培番薯、发展果树、饲养禽畜……世代耕耘,至今不衰。

  农业如一颗埋藏在泥土的种子,渐渐长成了推动永泰县域发展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前进的步履不止,绿色的初心不变。近年来,永泰农业稳步发展,整体水平居于全市前列,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2019年永泰县获评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评的县区;2020年永泰县上榜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再次为永泰农业增添一张绿色的名片。

  把好农产品质量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质增效推动品牌建设,永泰县坚定不移地以绿色发展全方位推动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源头入手 保障“菜篮子”

  走进永泰县农特馆现场,一个个贴码食用农产品整饬有序地摆放在展示台上,农产品的“安全证”让群众对永泰县“菜篮子”更加放心。

  从田地到餐桌,永泰县强化源头管控,完善农产品追溯平台,全力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现已有206家生产主体纳入追溯平台,全县共赋码激活34210个批次,使用赋码标签数45.73万个,开具农产品合格证591张,现场检查指导企业、种养殖户1321家次,开展线上巡查7750次,巡查生产主体11881家次,发现问题221条,督促指导生产者及时、规范上传记录。

  为了强化队伍建设,健全农产品监管体系,永泰县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县、乡(镇)、村农残检测体系。同时,在全县各涉农村配备1名村级协管员,努力塑造一支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需要的管理队伍,负责本地食用农产品农残检测、监管和培训宣传工作。

  通过举办培训班、微信、短信、12316平台、“三下乡”、日常巡查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永泰县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与宣传,发放宣传材料7000多份,增强群众农产品安全意识。

  全面管控 把好“安全关”

  艳阳高照,身穿白大褂的抽检人员走进了永泰县农产品的生产现场:在茶厂,他们细细捧起摊放着的茶叶察看;在养殖基地,耳边鸡鸣鸭叫,他们手上已抓紧对生猪的尿样抽检工作。

  到生产间去!到养殖场去!到田间去!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行动把握细节,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便是永泰县把关农产品质量必胜决心的体现。

  强化田间监管,开展定性与定量抽检。永泰县对蔬菜、畜禽等农产品开展定性与定量抽检,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2236人次,开展定性抽检53671批次,定量抽检816批次,迎接省市农业部门开展监督抽检317批次,风险监测275批次,生猪“瘦肉精”尿样检测2398头份,检测结果均合格。

  实力过硬 打造“金招牌”

  6月11日上午,首届福州(永泰)李梅文化节在嵩口镇大喜村正式启动,群众们踏着旖旎夏光,在这里领略到了丰年繁盛的喜悦,青梅酒的香甜醇韵也氤氲了永泰大地。开幕式后,永泰农特馆随即开启当地特色农产品带货直播,原味李干、梅肉等13种特色农产品吸引网友踊跃购买。

  永泰县有着460年的李果种植历史。良好的自然生态、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使永泰芙蓉李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省之首、全国之冠,素有“中国李梅之乡”的美誉,其中“永泰李干”、“永泰芙蓉李”被认定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并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证明商标。

  永泰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样也适用于青梅的种植。永泰县栽培青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截至目前,永泰县青梅种植面积已达5.7万亩,年产量逾4.6万吨,主要用作蜜饯制品,及青梅汁、青梅酒等二十余种产品,销往全国并出口至海外。

  今年以来,永泰县积极开展“永泰李梅”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已通过省级评审。同时,组织福建省金弘顺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丰盛佳园农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永泰县同安镇大龙山家庭农场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截至目前,永泰县已有25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1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1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1个“永泰绿茶”获得地理标志认证。

  过硬的实力,让永泰县的特色农产品有了好口碑,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也成为永泰县农业的金字招牌,带动农产品走向全国,芬芳海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