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永安:用电旧貌换新颜 扮靓红色旅游景区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1日电 (俞慧敏 江泠玥)7月,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吉山村,解说员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文故事。人群中,除了前来参观的游客外,还有一群“红马甲”默默为该地区做好周到的优质服务。

  这是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的党员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收获,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实践的一个缩影。

供电工作人员正在改造电力路线。
供电工作人员正在改造电力路线。

  永安市吉山村位于燕西区,离市区中心仅数公里,是重庆、桂林齐名的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2013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掀起学党史热潮。作为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乡,永安市吉山村的抗战旧址群俨然成为了“重温红色经典”的圣地,每逢节假日,学校师生、干部、本地百姓及游客到此瞻仰。

  “作为工程负责人,能参与永安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美化古城旧景,是我们的责任和荣幸,也是深化新时代‘双满意’工程的落地实践。”在如火如荼的表箱迁移实施现场,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营销部计量二班班长苏初伟如是说道。

  为更好地保护抗战旧址群红色旅游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响应永安市文化局和旅游局构建抗战旧址群保护发展规划诉求,积极行动主动对接,将该地区的老旧线路改造、电力路线安全隐患整治、表箱迁移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项目。

  从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发力,结合抗战旧址群村容村貌、观光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精心编制了革命老区电网改造规划,做到表箱“隐于市”,助力抗战旧址群景观参观体验感提升,护航革命老区红色发展。

  “常说我们的服务暖人心,没想到也有被村民们暖心的时候!”表箱迁移时,装表技术人员感慨道。

  当天,烈日当空,最高温度达38摄氏度。工作人员身着全棉长袖工作服汗流浃背工作时,不乏有热心的村民自发送来凉茶,为供电员工防暑解渴。

  截至7月8日,该抗战旧址群的十余处22个表箱迁移更换工作已全面结束,全程工期仅7天。

  “这电能表迁移后的效果太好了!我原来还担心过程中会不会损坏墙体,结果你们的细致工作,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虑了!太感谢你们啦!”工程完工验收时,永安市博物馆馆长罗先生连连致谢。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以深化新时代“双满意”工程为抓手,在乡村建设发展中当好先行官,架好连心桥,不断加强永安小陶镇、青水乡等红色教育基地供电设施的基础建设,助力当地的红色文化宣传和旅游蓬勃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