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4日电(金晶晶 黄国清)湄洲岛之夜,平安祥和。莆田市年轻干部一线学习一线调研一线服务湄洲岛工作队队长、市委讲师团团长苏志军和队员沈晓彬、林国防像往常一样,开起了“湄洲夜话”,为湄洲岛的发展出谋划策。
近期,在圆满完成服务纪念妈祖诞辰1061周年活动、“两岸同胞共植同愿林活动”之后,工作队围绕“湄洲记忆”传统风貌整治、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造林绿化提升及红树林生态修复等挂钩项目,立足全域服务,紧扣推动全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策划《美丽湄洲 印象下山》《水系连通 生态湄洲》等两期“你说我说大家说”电视访谈节目以及《牢记重要嘱托,推动湄洲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闻沙龙活动,群策群力,服务湄洲岛“双轮”驱动项目发展,进一步扩大妈祖文化影响力。
今年2月下旬,莆田市委选派了38名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到“双轮”驱动重点项目一线学习一线调研一线服务。苏志军和市政协干部沈晓彬、市文旅局干部林国防组成了湄洲岛工作队。驻扎海岛三个月以来,工作队抢抓时间学习调研,用心用情服务项目建设。
“保护好湄洲岛,是工作队调研和服务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苏志军说到,工作队立足湄洲岛工作与重点项目实际,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全局”观念,坚持全面、系统的工作方法,既坚持“抱团”服务,又坚持“全域”服务。同时,注重发挥队员各自特长,重点聚焦弘扬妈祖文化、做好文化旅游文章等推进服务,帮助破解湄洲岛强文旅产业、兴特色城镇中的具体难题。
作为队长,苏志军既统筹面上工作,也发挥专长。他为湄洲岛区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轮训班作专题辅导讲座,并到国网湄洲岛供电公司等单位为党员干部传达解读全国两会精神。同时,利用宣传系统资源优势,全方位助力湄洲岛宣传,向市委宣传部争取35万元资金支持湄洲岛农村宣传阵地建设,在“学习强国”、国内外新闻媒体等发布湄洲岛相关宣传文章近50篇。在《中国地名大会》“大美莆田 祥瑞湄洲”直播中,主动与省政府新闻办沟通联系,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福建中文脸书、华人头条海外各站点、东南网、新福建等国内外和省市新媒体上同步推送。当晚参与的观众人数超过46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湄洲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为队员,沈晓彬主动融入大局,履职尽责。围绕“保护好湄洲岛”重要嘱托,积极对接市政协专题协商课题组到湄洲岛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为湄洲岛发展献言献策。在传统村落风貌整治项目中,她主动对接台湾设计团队等单位,多次深入下山及后巷水系周边房屋整治现场勘察,帮助团队深入了解风土人情,探讨下山石头厝片区及后巷集镇等初步方案,尽心服务每一个环节。在北环路片区彩虹路景观设计上,主动靠前,邀请专业团队来岛共同调研构思彩虹路环海观景休闲步道,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还设计了一套妈祖文创产品,得到管委会领导肯定。
队员林国防利用文旅资源优势,大力宣传湄洲岛旅游,推动更多湄洲岛文旅项目列入省、市文化旅游重点推进项目库,向省、市文旅部门争取下拨项目补助和奖励资金共150.01万元。积极参与湄洲岛文旅产业招商推介相关工作,对接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文化央企中国动漫集团考察团、台湾客商等来湄洲岛考察文旅项目,引进台湾特色饮品、小吃等入驻,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浓情添彩保护好湄洲岛。
在农村水系联通整治一期项目中,工作队实地察看项目建设进展并主动请缨与镇村干部深入群众家中协调解决坟墓征迁等相关问题。一期项目共征迁坟墓390个,征地167.46亩,保证了项目能够按序时推进。
在“湄洲记忆”传统风貌整治项目中,工作队主动对接台湾“上趣开新”创意策划设计团队、省青协、旅建集团等单位,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事不过夜、争分夺秒,为项目建设提供精准服务。
在造林绿化和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中,工作队倒排工期跟踪督促项目推进情况,已完成造林绿化110亩,红树林种植190亩,互花米草清理24亩。
截止目前,2021年湄洲岛37个重点项目(含“三看两评”项目5个)均按序时推进。“能为湄洲岛发展出一份力,我们都倍感荣幸,都倍加珍惜服务的机会。”工作队表示,将继续在一线学习一线调研一线服务中,为保护好湄洲岛尽心尽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