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同城生活圈”:金马乡亲奔向美好生活

  东南网11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王凤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厦门与金门加快融合发展,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支持福州与马祖深化融合发展,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两年多来,我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不断完善增进台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率先同金门、马祖乡亲分享发展机遇,推动厦金、福马“同城生活圈”从民生愿景变为可感可及的“幸福图景”,让越来越多金马乡亲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厦门五通客运码头是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的关键枢纽。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通讯员 张宸 摄
厦门五通客运码头是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的关键枢纽。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通讯员 张宸 摄

  “同城生活圈”给金门、马祖乡亲带来哪些好处?“小三通”如何让厦金、福马越来越紧密,让民众越走越亲?“同城生活圈”怎样把金马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进程中,“同城生活圈”对两岸关系有哪些启示?……近日,福建日报社与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联合推出的《闽台会客厅》高端访谈节目,邀请李鹏(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曹原彰(台湾前民意代表、金门书法家学会顾问)、周治孝(马祖青年、马祖摄影学会理事)等嘉宾,共同探讨衣食住行里的“同城生活”,感受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厦金、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建言献策。

2025年1月17日,台胞登上客轮,通过厦金“小三通”航线回家过年。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2025年1月17日,台胞登上客轮,通过厦金“小三通”航线回家过年。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来福州厦门是家常便饭”

  隔三岔五来福州玩上几天,吃鱼丸、泡温泉、看电影、拍街景,这样的玩法已是“小马哥”的惯常操作了。

  “还是老样子?”

  “两碗鱼丸,一碗肉燕!”

  “小马哥”名叫周治孝,是来自马祖的“80后”。由于经常搭“小三通”来福州,带老婆孩子逛三坊七巷,一家人成了不少“老字号”小吃店的熟客。

2025年1月17日,厦门五通客运码头一艘客轮驶往金门。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2025年1月17日,厦门五通客运码头一艘客轮驶往金门。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进城逛个街,来吃吃玩玩,亲切又熟悉,跟一个城市没啥两样!”周治孝告诉记者,在马祖和金门,像他们这样“来福州厦门是家常便饭”的家庭数不胜数。这两年,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像“小马哥”这样的金门、马祖乡亲成了“小三通”的常客,热热闹闹地来福州、厦门乐享“同城生活”。

  马祖出生、台湾读书、迁籍金门的曹原彰,如今已定居厦门多年,是“同城生活圈”的深度体验者。

  “‘小三通’把福州和马祖、厦门和金门民众的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同城生活圈’已然形成!”在他看来,通过“小三通”航线这座连心桥,两岸乡亲正加快双向奔赴,一幅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互联互通的“同城生活画卷”正徐徐铺展。

  经历两岸紧张对峙的曹原彰,始终盼着“两岸统一的那一天”,有志于此的他后来成了两岸“小三通”的重要推手。20世纪90年代初,福建提出“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的主张,呼吁率先实现闽台直接“三通”。曹原彰在马祖率先响应这一构想。1992年开始,他在马祖多次参选民意代表、县长,都以“小三通”为主要政见,呼吁先进行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直接往来。

  1998年,曹原彰干了一件轰动两岸的大事。他与时任台北县议员的金介寿等人组织了一支九人的队伍,租一艘渔船从台湾本岛直航厦门,在厦门沙坡尾渔港登陆后,现场拉起了“和平促进两岸三通”的横幅,抒发台湾同胞希望“三通”的愿望。这一事件引起台湾当局的强烈不满,他们以所谓“破坏安全罪”对有关人员提起公诉,曹原彰被判处59天监禁,他也由此成为为推动两岸“小三通”而坐过牢的斗士。

  2001年1月2日,曹原彰终于盼来一个好日子。两门(厦门和金门)、两马(马尾与马祖)“小三通”航线正式开通,从此拉开了闽台人员直接往来的序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截至目前,“小三通”航线累计运送旅客超过2700万人次,已成为两岸人员往来最便捷的“黄金通道”,搭乘“小三通”来福州、厦门逛街购物、走亲访友、旅行生活、寻根祭祖、交流合作,已经深深融入金门、马祖乡亲的生活日常。

  “想回一趟金门,还要提前一个星期买票嘞,‘小三通’的船票太抢手了!”曹原彰观察到一个现象,许多金门人嘴上常说的是“去台湾”“回福建”,一个“回”字表达了对福建的强烈认同。

  “以前觉得福州好远,现在从开船到靠岸不过半个多小时;以前觉得福州是别人的城市,现在它也是我们的城市。”如今在“小马哥”心中,“家”的概念早已从马祖的老屋,延伸到了福州的街头巷尾。

  同城生活托起“稳稳的幸福”

  “你瞧!从码头出来,直达市区,公交地铁随便刷。”一出福州东街口地铁站,周治孝忍不住炫耀起手里的宝贝,“这叫‘同城通’卡,好处一箩筐。”

  2024年3月,福州面向马祖乡亲正式推出“福马同城通”卡,凭卡可享受交通、旅游、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厦门,“厦金同城卡”今年3月也应运而生,针对金门乡亲的衣食住行等需求,推出“乐享八大权益”。两张卡推出后,在金门、马祖乡亲中掀起了一股申领热潮。

  “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生活圈’着眼于生活,着眼于台湾乡亲,根本目的是要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实现金门、马祖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说,包括“福马同城通”卡、“厦金同城卡”在内,金门、马祖乡亲在福建享受同等待遇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大,涵盖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他们在福州和厦门的每一次消费、每一段旅程、每一刻生活,都能真切感受到“同城生活”的便捷与温度。

  以住房为例。受“同城生活圈”吸引,越来越多金门、马祖乡亲选择在福州、厦门购置房产,或者租住公租房,实现了“家在福建、拼在福建、乐在福建”。据曹原彰介绍,“小三通”开放以后,金马乡亲就开始了在厦门、福州购房的步伐;这两年又掀起了一波“买房热”,而且金马乡亲之间会口耳相传,介绍亲朋好友在同一小区购房,便于互助交流。

  “福州、厦门都是大城市,繁华且充满活力,金门、马祖人做梦都想要同城化,而且,大多数人已经觉得跟厦门、福州融为一体了。”曹原彰透露,金门常住人口不过五六万人,至少有一半在厦门买了房,马祖也有七成人在福州购置房产。

  一把安居的钥匙,是金马青年追梦的起点。2021年,福州率先在全省将在榕就业创业台胞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向台胞提供1050套保障性住房,截至目前已有408户668名台胞入住。去年,福州又推出限期的免费住宿点,并将期限从三个月延长至一年,为台胞提供申请公租房前的过渡住所,从而形成了“免费住宿点+公租房”的保障体系。

  同等享受“国补”,更让金马乡亲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我们家刚买了手机、冰箱和空调,都领到了实打实的补贴。”曹原彰告诉记者,金门、马祖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大陆电器,本来就物美价廉,现在台胞购买也能享受“国补”,跟福州、厦门市民没啥两样,大家都怀有感恩之心。

  从衣食住行到社交娱乐,点点滴滴的民生温度背后,“同城生活圈”正在为金门、马祖乡亲托起“稳稳的幸福”。

  “两岸融合发展,基础在‘通’,活力在‘惠’,纽带在‘情’。‘同城生活圈’给金马乡亲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说是两岸融合最鲜活、最具烟火气的体现。”李鹏表示,“同城生活圈”的核心内容是实施金门马祖居民在厦门福州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推进两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如今正吸引越来越多金马乡亲“愿意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好”。

  “金门、马祖的未来在于两岸融合”

  这两年有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曹原彰,“金门、马祖的未来在哪里?”怀揣疑问的他,开始在大陆网络平台做起视频节目,只为寻找答案。

  “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金门、马祖乡亲都在点赞‘同城生活圈’,一边是台湾岛内有一拨人在百般抹黑。明明老百姓受益,民进党当局却说‘分化台湾’。你说气人不气人?!”曹原彰痛心疾首地说。

  2023年《意见》发布后,民进党当局即开始大肆抹黑。台陆委会宣称,这些举措是“统战宣传”“企图分化台湾”。这让以曹原彰为代表的金马乡亲十分不解,“民进党当局眼里只有算计,没有民生”。

  “‘同城生活圈’好不好,应该由金马老百姓说了算,不是由民进党当局说了算。”李鹏举例分析,“小三通”船票卖得火爆,就是金门、马祖的老百姓在用脚投票,一是对民进党当局的说辞不买账,二是证明了“同城生活圈”是以民为本,真正满足了金马乡亲的实际需求。

  福马、厦金“同城生活圈”的持续推进,加快了两岸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情感融合步伐,也解了曹原彰的“心头惑”,金门马祖的出路在他心里一下子明晰起来。

  “金门、马祖的未来在于祖国统一,在于两岸融合!祖国好,金门、马祖才会好!”在李鹏看来,金门、马祖最大的靠山就是祖国大陆,唯有如此才能打破民进党当局的种种障碍,金门马祖才能做大做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李鹏的观点,道出了曹原彰的心声。他一直向外界呼吁,金门、马祖可以成为“一国两制”的“试验田”,等以后福建全面建成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台湾岛内民众就能看到金马因背靠祖国大陆变得更好、更富裕了,这样“一国两制”的示范效应就可以扩展到全台湾,“两岸统一自然水到渠成”。

  2018年8月,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成为现实,金门缺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像曹原彰一样,“解了渴”的金门乡亲,又开始盼着通电、通气、通桥。同样的期盼,也萦绕在马祖乡亲心头。

  “金门通水已经实现,马祖乡亲也盼着能喝上福州的好水。”曹原彰告诉记者,现在金门、马祖民众都盼着早日用上福建的电、气,最好还能天天开车过跨海大桥来福州、厦门逛街游玩,共享同城幸福新生活。

  谈及心目中“‘同城生活圈’的理想样子”,曹原彰挥毫泼墨,写下十六个大字——“应通尽通,厦金同城;能融尽融,福马共荣。”

  当越来越多金门、马祖乡亲通过“小三通”来到厦门、福州,走亲访友、逛街购物、安居乐业,或者单单喝杯下午茶、来一场“City Walk”,都是为了共享美好生活,共享祖国大陆发展的成果。当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不再,昔日两岸“咫尺天涯、重重阻隔”变成了今天的“处处通途、一日生活”,昔日的“双城记”也渐渐迈向“同城化”。你来这头,我去那头;家在彼岸,也在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