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省第二届野生动物文化交流活动在晋江举办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9日电 以“守护飞羽精灵 共赴自然之约”为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贯彻暨福建省第二届野生动物文化交流活动8日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举办。

  据悉,本次活动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核心,通过生态之美、生活之趣、生产之兴等环节,全面展现晋江以生态保护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文体旅融合拓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谋新活力、为区域绿色发展增新优势,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篇章。

  当天举行了多项授牌、颁奖和捐赠仪式,进一步增强野生动物文化和知识传播力,拓宽企业和个人践行生态公益渠道,携手守护野生动物珍稀瑰宝。此外,环保时装秀、品牌企业走秀等环节展现出生态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活动期间,晋江依托梧林传统村落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生态资源,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野生动物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围绕生活、生态、生产三大维度系统布局,设置3大模块、5个互动打卡点、10处网红景观与36个特色展示点,全面展现晋江以生态保护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文化活力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关键节点,晋江是候鸟重要“生命驿站”。截至2025年10月,晋江监测记录鸟类24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4种),黑脸琵鹭、勺嘴鹬等珍稀候鸟频现,“鸟浪奔涌”见证生态向好。这份成绩单源于晋江沿“晋江经验”绿色路径,以“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全民共建+产业融合”推动鸟类保护实现三大跨越: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单一救护”到“系统修复”、“资源消耗”到“价值转化”,珍稀鸟类渐成生态“常客”。

  据了解,为护“万物共生”,晋江推出全国首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险、设“美丽晋江”生态保护专项基金,以“保险+基金”筑牢安全屏障。伴随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鸟类种类数量逐年增长、野生动物活动范围持续拓展,实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愿景。​

  以此次野生动物文化交流活动为新起点,晋江将持续巩固生态保护成果,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更多“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晋江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