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溺水小伙获救后民警默默离场 家属执着寻恩赴南平致谢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4日电(陈沁林 丁晨 蒋雪娇)23日下午,南平市公安局大楼前,18岁溺水小伙的父亲胡贤亮、二哥胡波不辞辛苦,专程从450多里外的福州驾车赶来,将一面印着“警徽闪耀护民生 危难时刻伸援手”的锦旗递到南平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民警徐年手中,声音里满是激动与哽咽:“徐警官,要是没你,我家孩子就没了!终于找到你这个恩人了!”“谢谢您救了我弟弟,您救了我们全家!”

  这感人的致谢场景背后,藏着一段发生在国庆中秋假期的温暖故事。

  10月7日下午5点多,“双节”休假的徐年陪着家人在福州闽侯十八重溪景区游玩。午后景区里游人不少,他正陪女儿玩着,不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有人落水了!”

  “当时没多想,听见声音就往那边跑。”徐年回忆,循声跑到隔壁水塘,就见两个人正合力把一名小伙从水里拖上岸——这小伙正是胡贤亮18岁的儿子。现场围了十几位游客,大家七嘴八舌,夹杂着家属的哭喊声,现场一片混乱。

  他拨开人群快步上前,一眼就看出情况危急:小伙面无血色、不省人事,嘴唇因缺氧泛着白。跟在他身后的表姐——省妇幼保健院的护士,立刻亮明身份:“我是省妇幼的护士,大家让一让!”话音刚落,就蹲下身检查小伙的生命体征,发现脉搏近乎消失,情况危急。

  与此同时,曾接受过特警急救培训的徐年声音沉稳有力:“大家让一让,不在聚在这里,保证现场空气流通。”“先把人抬到旁边的沙石平整地上,马上做心肺复苏!”“你们去附近商店找找看有没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哪位是家属?快打120,报清楚地址,说清楚是溺水、人快没脉搏了!”

  听到徐年的吩咐,大家立刻有序行动起来。徐年则跪在地上,先检查小伙口鼻、清理异物,随后双手交叠按在其胸口,开始做标准的胸外按压。“当时没想别的,就记着培训时教的‘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得按到位、用够力。”徐年说,小伙体型不算小,每一下按压都要用上全身力气,没一会儿手臂就酸得发沉,膝盖也被沙石硌得生疼,但他一刻都没敢停歇。

  表姐在一旁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不时提醒:“做得很好,有效果!”小伙的大哥则配合做人工呼吸,还有群众蹲在边上按摩脚部。按压进行到10多分钟时,小伙突然吐出带血的水泡,徐年心里一紧,却更坚定了施救的决心:“有反应就说明有希望!”这时,找AED的人还没回来,刚才按摩脚部的群众主动上前:“我帮你换着按!”两人随即轮流接替,过程中还不时检查小伙口鼻,防止异物堵塞气道,众人配合默契。

  20分钟、多轮心肺复苏按压后,奇迹出现了——表姐突然喊道:“有脉搏了!面色也开始红了!”徐年停下动作,看着小伙胸口慢慢起伏,终于松了口气,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已被沙石磨破,渗出了血,手臂也酸得抬不起来。他没顾上处理伤口,又让小伙的家属不停呼喊小伙的名字,“保持他的意识,等救护车来”。

  由于景区位置偏远,加上假期车流大,救护车半小时后才抵达。小伙恢复自主呼吸后,徐年和表姐一直守在旁,待夜色中的救护车抵达,便默默离开。

  而另一边,溺水小伙被救护车紧急送往福建省立医院后,直接转入ICU。“救护车上就插管了,当晚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前后签了三次。”胡贤亮回忆,医生说小伙溺水后心跳停止了大概5分钟,肺部积水严重,缺氧时间过长,还给出了“最坏的打算”,一家人的心始终悬着。直到10月11日,昏迷4天的小伙终于苏醒,主治医生松了口气说:“万幸现场救得及时!要是没有那20多分钟的专业心肺复苏,等救护车到了也晚了。”

  孩子脱离危险后,胡贤亮一家第一件事就是找救命恩人。他们先去十八重溪所在的村部找村支书调监控,可监控角度不好,看不清施救者的样子,只联系上了其中一位好心群众;又专程跑到省妇幼医院,想找那位亮明身份的护士,可医院人多,没名字也没照片,根本没法查。“就记得那位护士穿了件黑白格子上衣,其它啥都不知道。”胡贤亮没放弃,又给省卫健委寄了感谢信,字里行间全是急切的感激。

  转机是偶然来的。徐年的表姐和省立医院ICU的护士聊天时,提起了十八重溪孩子溺水的事,巧的是,正是这位护士收治溺水小伙的。就此,医院很快帮家属联系上了徐年的表姐,胡家这才知道,另一位救命恩人是南平市公安局的民警徐年。

  “找到徐警官那天,我们激动得一夜没睡。”胡贤亮说,他们好几次给徐年打电话,想上门道谢,都被徐年婉拒了:“孩子没事就好,不用这么麻烦。”可胡家坚持要表心意,最后才有了开头送锦旗的一幕。

  如今,溺水小伙还在做后续治疗,要完成20次高压氧,身上的炎症和眼部血管问题也在慢慢好转。徐年早已回到了工作岗位,提起那次救援,他说:“换着是谁都会伸手,还好孩子救回来了,万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