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31日电 手机变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当数字浪潮涌向乡野,福州乡村姐妹正用镜头改写命运。近日,福州市妇联“姐妹乡伴·村村都有女主播”首期培训班在晋安区寿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启动!26位来自北峰山区的乡村女性,用4天时间解锁从“直播小白”到“乡村代言人”的蜕变密码。此次培训班由福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晋安区妇女联合会承办,晋安区寿山乡妇女联合会、晋安区宦溪镇妇女联合会、晋安区日溪乡妇女联合会、福州市曼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单位协办。
沉浸实训:四天干货,练就真本领
此次培训采用“理论建模-实战操盘-孵化落地”三阶培养体系,浓缩成4天沉浸式高强度实训,全程聚焦“学得会、带得走”的硬核干货,手把手助力乡村姐妹玩转手机新农具:
Day 1:镜头里的家乡会说话
从手机参数调整到构图运镜,再到爆款脚本公式拆解与AI助力创作,最后用剪辑工具让家乡美景跃然屏上。
Day 2:账号运营有门道
实地拍摄剪辑,摸清各大平台“脾气”,找准账号定位,从0到1搭建属于自己所在乡村的吸睛IP。
Day 3:直播卖货全打通
深研平台规则,掌握直播全流程——从选品备货、脚本策划到模拟演练与深度复盘,为实战打下坚实基础。
Day 4:实战开播见真章
定制开播方案,团队协作完成从预热到跟播的全流程实战,在复盘调优中完成蜕变!
精准聚焦:晋安三乡姐妹齐充电
首期培训班精准辐射晋安区寿山乡、宦溪镇、日溪乡。来自这些乡镇的26位优秀姐妹汇聚一堂——她们是乡村创业者、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加工能手,也是辛勤持家的宝妈。
“她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数字技能的渴求,在资深导师团队的带领下,开启这段赋能之旅。”晋安区妇联负责人说:“我们优先选择对短视频制作与直播有浓厚兴趣及拥有稳定特色产品和服务的乡村女性,确保培训成果能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
从“赋能”到“联盟”:打造不散场的“女主播之家”
此次培训的学员中,80%为零基础起步,结业时所有学员已能掌握视频创作与基础直播流程的核心技能,学员在导师手把手指导下全员完成个人账号搭建和首播尝试,并人均产出3条以上聚焦家乡特产、田园风光的原创短视频。
培训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姐妹携手、共创未来的新起点!结业仪式上,晋安区正式成立了“姐妹乡伴·晋安女村播联盟”,所有学员自动加入联盟,并根据各自兴趣和发展方向组建了“山窝窝茶油·姐妹乡伴主播团队”“来民宿一起耍·姐妹乡伴主播团队”“爱在寿山·姐妹乡伴主播团队”等各类特色主播团队。联盟成员除了这批学员,还有北峰三乡镇其他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民宿、农家乐经营、乡村旅游等行业的主播姐妹,大家在这个平台上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打造品牌,将培训从“短期赋能”迈向“长期造血”,为晋安乃至福州的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学员心声:收获满满,星火正燎原
“以前觉得拍视频就是发朋友圈,现在懂了:要带着故事感拍,让屏幕那头的人闻到泥土香!”学员火龙果种植户陈姐,曾因直播无人问津而沮丧,如今领悟到:“先做有趣的人,才能卖出好货!”
“过去觉得乡村振兴是干部的事,现在发现——我镜头里的脐橙,就是家乡最好的名片!”日溪乡学员宝俤姐在培训心得中写道。
“学直播不只是为了卖货,还要让城里人看见:我们种的米,连着稻田里的月光和蛙鸣。”寿山乡学员姚阿姨说道。
46岁的岳丽钦是九峰村支委,之前在视频号上做过短视频,宣传九峰村的人文自然景观,但收效不理想。“感谢妇联的培训,以后我会努力做出优质的短视频宣传九峰美景,吸引更多人来村里玩。”
今年48岁的望山民宿主理人李淑霞原是个数字领域的“小白”,通过学习,她不仅掌握了拍摄的各种景别、运镜技巧,还懂得了如何用豆包、Deepseek等工具来撰写文案。“我发布的内容播放量已从最初的几百飙升到了上千甚至上万,这种成长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这些质朴而充满力量的心声,映射着学员们观念的转变与技能的提升。
数字赋能:巾帼力量点亮乡村振兴新图景
“姐妹乡伴·村村都有女主播”项目是福州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立足福州数字经济沃土,精准聚焦乡村女性就业创业需求,以“数字赋能乡村女性”为核心,通过系统化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直播的乡村女主播,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乡村文化传播与基层治理创新。下一步,全市妇联系统还将持续实施“姐妹乡伴·村村都有女主播”项目,并联动多部门挖掘乡村特色产业带头人,择优提供内容指导、渠道对接等延伸服务,引领带动更多妇女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集聚巾帼力量。
寿山乡的青山绿水间,一场数字赋能乡村女性的变革正在发生。当镜头聚焦乡土,当直播连通城乡,26位乡村姐妹的故事即将翻开新篇章——她们手中的手机,正成为撬动家乡发展的新支点;她们自信的声音,将成为唱响乡村未来的最美和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