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

  东南网7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吴秋瑜)7月12日晚,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在威远楼广场开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戏剧爱好者前来观看。

  名家荟萃 经典与新作交相辉映

  作为泉州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和重要的惠民品牌活动,本届汇演聚焦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及中山路非遗特色街区建设,以“非遗进古城,繁荣夜经济”为主题,不仅有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惠安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等专业院团,还汇聚了惠安县芗剧团、大田县青年高甲戏剧团等优秀民间职业剧团。20余家剧团轮番登场,将带来南音、高甲戏、芗剧(歌仔戏)等演出,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戏剧艺术盛宴。

  在为期近一个月的演出中,市民游客将有机会欣赏到精品演出,既有《孟丽君》《太子蒙冤》等历经岁月洗礼、深受观众青睐的传统经典剧目,也有《杨宗英认母》等展现时代精神、探索艺术创新的新编剧目。高甲戏的诙谐生动、南音的悠远清雅,在威远楼的古韵背景下,焕发出全新的艺术魅力,充分展现了泉州作为“闽南戏窝子”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

  惠民乐民 文化盛宴浸润人心

  夏夜凉风中,古老的威远楼广场座无虚席,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台上演员倾情演绎,台下观众如痴如醉。“今天在附近玩,路过的时候发现这里特别热闹,没想到这么幸运能看到高甲戏演出。”来自昆明的游客小吴欣喜地用相机拍了不少照片,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看高甲戏,感觉特别有趣,也算是泉州之旅难忘的回忆了。

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拍照。吴秋瑜 供图
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拍照。吴秋瑜 供图

  据悉,“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始终坚持公益惠民原则。本届汇演所有场次均免费向公众开放,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暑期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近距离感受泉州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有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普及。

  薪火相传 古城文脉生生不息

  走过三十三载春秋,“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已成为泉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它不仅是一个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更肩负着传承泉州文脉、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年复一年的坚持与创新,汇演有力推动了泉州各剧种的艺术精进与人才梯队建设,为传统戏剧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注入了活力。本届汇演的启幕,再次彰显了泉州作为“世遗之城”的文化自信与文化担当。

演出现场。吴秋瑜 供图
演出现场。吴秋瑜 供图

  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何振良表示,“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已升级为泉州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我们要继续擦亮这一品牌,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传统戏剧的时代价值,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本届汇演也将继续把每场展演同步转化为线上短视频进行传播,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

演出现场。吴秋瑜 供图
演出现场。吴秋瑜 供图

  据悉,汇演将持续至8月6日,期间还将联动“泉州有礼EAT起来”“抖音生活泉州嘉年华”等活动,以“世遗+美食+盲盒”的创新形式,诚邀市民游客前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