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守护亿万年“活化石” 罗源法院联合多方力量护航桫椤群落生态

  桫椤,作为地球演化的“活化石”,以其跨越亿万年的生命历程,见证着生态环境的沧桑变迁。它不仅是研究古生物演化的珍贵样本,更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一环,其蕴含的生态、药用与经济价值,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洪洋乡民族村发现的200余株桫椤,如同大自然馈赠的绿色瑰宝,成为生态司法保护的重要对象。

  桫椤别名蛇木,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树冠犹如巨伞。作为恐龙时代的孑遗植物,是研究古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变迁的“活标本”,其价值远超普通物种。

  近日,罗源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欢,罗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亨顺共同带队,联合洪洋乡政府、林业局工作人员深入洪洋乡民族村,对桫椤群落开展全面细致的实地调研。

  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沿着崎岖山路,穿梭于山谷溪边,实地查看桫椤群落分布、生长环境及保护现状,通过深入交流,了解桫椤生长过程中面临的潜在威胁,如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等因素,为后续开展司法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从恐龙时代的荒野幸存者,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承载者,桫椤的命运早已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此次调研不仅是对桫椤保护现状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生态司法力量主动作为的生动体现。

  下一步,罗源法院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守护青山绿脉、传承文化乡愁、共筑和谐山居”为核心理念,着力打造“山韵枫桥”生态司法品牌,通过加强与检察院、政府部门、村民的协同合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守护这份穿越时空的馈赠,为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司法力量,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罗源法院:黄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