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清流:政校企协同 奏响苏区职业教育创新与县域发展“合奏曲”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5日电 作为最早的苏区县之一,清流县不仅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还依托丰富的萤石矿资源,在氟新材料产业发展上成绩斐然。在此过程中,清流县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路径,通过政校企协同发力,为县域经济发展与苏区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清流县萤石矿资源储量可观,已探明矿石量811.02万吨,远景储量超3000万吨,居全省前列。凭借这一资源优势,当地大力发展氟新材料产业,产业园区蓬勃兴起,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劳动力不足、产业人才紧缺与流失等问题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些难题,2021年6月,清流县在全市率先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思路,推出“3+2”“二元制”“厂中校”等职教改革办学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连,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

  在政策引领方面,清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化工专业建设提升到民生工程高度。同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如《清流县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加大资金投入下,全省职业学校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化工实训室建成,为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同时,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四阶递进式教学。与县域内多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将课堂延伸至车间。三年来,校企互动超600人次,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方共赢,提升了学生技能实操水平与企业工人文化职业素养。

  针对企业人才培训需求,清流县委县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积极作为,建设企业各类人员培训点和考点,涵盖多个特种作业项目,可满足“南三龙”地区每年2000人次考试及培训需求,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开设多个化工相关专业,并与多所高校深入合作。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开展“3+2”五年制化工大专班合作,大专班学生已达200余人。还与三明学院、厦门大学化工院合作,未来将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推动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为破解就业难题,清流县推动政校企共同制定政策,在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补贴奖励,定期举办招聘会。近两年,清流籍回乡就业创业人数超2000人。职业中学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顺利上岗,累计培训超1000人次。

  2024年,清流县在校生规模大幅增长,招生数较2021年翻番。办学质量显著提高,高职分类招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居全市前3位,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为化工企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助力企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增长,部分龙头企业实现增资扩产,成为行业领军者。

  未来,清流县将继续围绕化工产业,发挥政校企协同作用,培育高层次化工人才,打造“1+4”化工专业集群,为福建化工产业发展与苏区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