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30日电(王振)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如何赋能让孩子内心强大?30日,一场联结7校家长的大型教联体活动,在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盛大举行,这也是7校在“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下,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联动和探索。
“家校社医”携手,共同面对青春期

“孩子和接触最多的妈妈摩擦不断,却与不太说话的爸爸其乐融融,为什么?”“改善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彼此都要调整期待。”来自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主任赖丹凤教授主讲的《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讲座上,200多个座位被家长坐满,通道上摆满加座。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掌声不断,家长们连连点头,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聆听讲座的家长来自以双十思明分校为领航校的思明区“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小初衔接研究型教育共同体”和“厦门大学物理学科与技术学院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基地”的7所共同体成员校。
“太实用了。”小学家长陈女士表示,儿子即将进入初中,家里现在和孩子的沟通都很小心。上午参观校园、课堂观摩、与老师对话座谈,下午听讲座。“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掌握了许多实用技巧,更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作为厦门市心理特色发展学校,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仅1个多月时,厦门市思明区“校家社医”实验项目便在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启动。通过携手仙岳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思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和学校所在的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东社区等单位,双十思明构筑的“心理健康新防线”,在实际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提出“三核联动”,构建育人生态圈
与闽南大戏院共建美育实践基地;与大学、企业合作开发职业体验课程;与红色革命基地开发研学实践课程;与社区共建“行走的思政课”路线,构建起“校内筑基-家庭延伸-社会拓展”的教联体育人链条……
据介绍,双十思明创新构建“三核联动”育人模式,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支撑核、学校教育为质量核心核、社会教育为资源保障核,完善教联体协同育人生态。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依托教联体平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开发小初衔接课程和丰富的社团活动。突破传统教育场域限制,广泛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合作。
在志愿服务方面,双十思明组建家长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专家论坛、家长成长沙龙等活动,并联合社工部、妇联、社区等公益组织,构建“爱心家长互助圈”。针对特殊需求家庭,学校实施“一老一小一新”城市合伙人志愿服务行动,提供个性化精准帮扶。
“我们的初期目标是‘三进两课堂’,即进社区、进家庭、进心灵;家长大课堂、知行小队微课堂。”校长杨筱娟表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我校期待与区域各校携手深化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通过持续优化教联体协作机制,聚焦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共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