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16日电 他像一柄精准的标尺,丈量着铁轨旁每一寸土地的平安;他如一本行走的“线路百科”,对辖区的线路、桥梁、隧道如数家珍;他在旅客的急难愁盼中化身“及时雨”,在案件的抽丝剥茧中成为“破题者”。他是云霄站派出所民警郑志辉,厦门铁路公安处云霄站派出所三级警长,2015年参加工作,现今从警10年,曾获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他是穿梭于车站人潮的客运民警,又是扎根铁路动脉的线路卫士,用脚步编织平安经纬,以初心守护万家灯火。

线路“活地图”:用脚步丈量平安
线路民警的词典里,“熟悉”二字重若千金。对于管内线路,郑志辉的熟悉程度堪比精密机器,他能准确说出每个区段周边有什么设施,牢记每一段线路如何到达。在铁路沿线,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他的“熟人”,巡线时随便走到哪段线路,他都能说出线路周边村民情况:“往北走三百米就是老张家的养鸭场,边上还有个果园,他家小儿子去年刚考上大学”。

新来的小邱第一次跟着巡线就傻了眼:“师傅不用导航不用看地图,单凭路基边的歪脖子树就能判断方位”。有次暴雨冲垮便道,郑志辉带着他们绕了条田埂小路快速到达隐患点,给新人诸多震撼。“这本事可不是天生的”,郑志辉笑着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巴:“都是这些年走烂这么多双鞋踩出来的”。
办案“多面手”:以匠心雕琢正义
郑志辉的执法风格如同铁轨般刚直,却又不失精密。在派出所,郑志辉的办公桌总是堆着厚厚的案卷,墙角立着磨破皮的数本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刑事案件的法律法规。他办案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把“精细”二字刻进了每个细节,追踪寻迹能熬夜通宵盯牢公共视频画面,翻笔录能揪出前后矛盾的内容字眼,分析案情时能把法律条文精准“嵌”进案件细节中。在面对不同违法犯罪人员时,他擅长扮演不同角色,攻破违法犯罪人员心理防线,寻找案件突破口。这些“钝功夫”的背后,是他常年工作中不断积累、积极实践的结果。

群众“贴心人”:让温暖穿透钢轨
常年与南来北往的旅客打交道,郑志辉练就了“一眼识忧”的本领,看到攥紧衣角的农民工,他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遇见旅客遗失行李物品求助,他会认真调取公共视频画面,仔细寻找每一处痕迹,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那天晌午,一位老人紧握破旧布袋,颤抖着说给孙子读书的2000元丢了。郑志辉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调取公共视频画面,连着看了好久终于发现行李箱是被着急赶车的小伙错拿了。他及时联系拿错行李的旅客,并派人前往取回。终于将丢失的2000元找回,老人拿着失而复得的行李直抹泪,连连道谢。民警郑志辉对老人说:“我穿着这身警服,就得对得起您的信任。”

这样的场景在郑志辉的从警生涯中数不胜数,在值班执勤的过程中,只要有群众遇到困难,他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提供帮助,他的手机里存着上千个群众号码,其中不乏被他帮助过的旅客群众。他说:“铁路是回家的路,铁路警察就该是路上的灯。”
从青葱岁月到而立之年,郑志辉把最好的年华铺展成两条平行线:一条是脚下蜿蜒的铁轨,另一条是心中永恒的警徽。他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那些被阻挡的风险、被挽回的损失、被温暖的归途,早已在延绵的铁路线上,写就了一首无声的平安诗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