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7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行政负责人刘健17日在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建议,福建必须进一步集合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医疗资源,从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标准规范、财政经费等方面,制定系统性与连续性的安宁疗护政策,持续拓展安宁疗护服务覆盖面,加强生命“最后一公里”关怀,让人民群众在生命最后阶段活得“无痛苦、有质量”。
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和家属提供全面照护,旨在缓解疾病终末期患者身心痛苦。其不仅有利于改善疾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更能避免无效过度医疗活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预防因病致贫返贫。
福建省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启动较晚;2019年,福州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城市,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安宁疗护试点医院;2023年8月,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牵头成立福建省安宁疗护专科联盟,大力探索“基层服务、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安宁疗护分级诊疗模式。刘健认为,与先进省份相比,福建安宁疗护事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据《2023年度福建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福建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67万,占全省常住人口17.9%;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2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6%。随着老年人口攀升,患有恶性肿瘤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患者及失能老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在生命终末期阶段非常痛苦,对安宁疗护服务需求也愈发迫切。
刘健说,目前,福建省安宁疗护专科联盟首批只加入30家成员单位,主要是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等地的市区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以及民营医院等。由于福建省内安宁疗护服务尚不能满足急剧攀升需求,不少终末期病人的疼痛等症状无法得到适当控制,不仅临终生活质量较差,更有甚者“病危乱投医”,接受过度无效医疗,导致医疗资源浪费。
刘健建议,完善安宁疗护政策,拓展服务覆盖面。在省内诊疗及住院量下降较为明显的二级医院,加快建设安宁疗护科室,破解二级医院“夹心层”困境,盘活闲置资源。用好国家医保局《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明确安宁疗护价格构成中包含诊查和分级护理等步骤所需成本,开展安宁疗护医保支付试点,支持公立医疗机构补齐安宁服务供给短板;对安宁疗护用药情况、死亡人数等,不计入药占比、院内死亡率考核指标。
刘健指出,应鼓励省内医疗院校护理专业增设安宁疗护课程,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做好规培与职业后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安宁疗护专业认知与服务水平,加强终末期病人症状管理,提供更好的临终关怀与心理支持。
刘健建议,盘活闲置医疗资源,提高安宁疗护服务可及性。逐步构建“以社区为基础、以居家为单位、以二级医院为支撑”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推动将医疗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探索安宁疗护付费制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