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海峡姐妹】叶美霞:扎根基层,巧搭发展“连心桥”

  “你好,我是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最近的农药进货单据拿给我看一下,店内销售的农药施用作物信息都录入福建省农资监管平台了吗?”

  在沙县佳禾农资有限公司复合肥直销处,三明市人大代表、沙县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叶美霞边说边向店员出示相关证件。

叶美霞(右一)与同事在沙县农喜农资经营部检查农药
叶美霞(右一)与同事在沙县农喜农资经营部检查农药

  “农资产品有效成分和标签是否一致,是否违规销售国家禁限用农药,是否如实记录购销台账……这些都是我们每次重点检查的内容。”

  1996年从三明市农业学校毕业后,叶美霞便来到沙县区农业农村局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深知只有切实把好农资质量关,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才能让农户买得放心,让群众吃得安心。

叶美霞(左一)走访企业
叶美霞(左一)走访企业

  2021年,叶美霞当选市人大代表。在她看来,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国家,一头连着广大人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何更好地传达百姓心声?她把关注点聚焦在三明制种业。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三明是福建省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优势产区,培育了建宁、泰宁、宁化、尤溪4个国家级制种大县。2023年,三明全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4.6万亩、产量7万吨,2024年制种面积超过35万亩。如今,“中国稻种基地”已成为三明现代种业发展的一张金字招牌。

叶美霞在办公室整理调研资料
叶美霞在办公室整理调研资料

  如何进一步做强种业“芯片”?叶美霞将目光锁定在培育壮大制种企业。她发现,三明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仍存在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薄弱、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等问题短板。为此,她多次走访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农乐种业有限公司等制种企业,深入了解我市制种企业的基本情况;与市农业农村局等上级部门密切沟通,详细了解助推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经过深思熟虑,叶美霞向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推进三明市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大做强种业龙头企业、加强高标准制种田建设、提高育种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该建议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重点督办建议之一。

  市政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建议办理。从持续实施种业企业培优、龙头企业培育与引进、联合体试验等扶持政策,到统筹涉农政策性资金用于优先建设种业基础设施,再到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品种奖励补助、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等项目……看到一系列政策举措渐渐落到实处,叶美霞倍感欣慰。

  叶美霞的建议还被吸纳至今年3月出台的《三明市推进现代种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若干措施》,为打造“核心区—重点区—辐射区”三区布局、大力推进基地提质扩面贡献了力量。

  “每当看到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乃至落地,心中就会涌起自豪感。这也激励着我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为人民发声。”叶美霞说。

  多年来,叶美霞扎根基层,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调研,先后提交了《关于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审查交流机制有效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建议》《关于推进城市智慧治理向乡村延伸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的建议》。

  怀揣民生,心系发展。随着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临近,叶美霞将目光聚焦在乡村发展上,她希望立足三明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打好“特色牌”“创新牌”,不断提升三明农业产业竞争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