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书田万亩润少年

  冬日暖阳,书声琅琅。走进光泽县实验小学,校园里传来阵阵吟唱,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大气悠扬……阅读,已成了每一名师生的习惯,书香弥漫校园每个角落。

  阅读,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近年来,光泽县实验小学把“阅读”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提出“三全三让”(即全域阅读、全程阅读、全员阅读和让书籍触手可及、让书香洋溢校园、让文明流淌心间)阅读理念,建设立体化书香校园,大力推进“阅读”活动,让“悦读”潜移默化地融入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在云岩阁阅读区安静地阅读
学生在云岩阁阅读区安静地阅读

  “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在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建设,通过成立书香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为阵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耕耘‘万亩’书田,时时处处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阅读成为校园最亮的名片。”光泽县实验小学校长龚常明说。

  在刚刚结束的光泽县实验小学举办的“读思达杯”整本书阅读竞赛上,来自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各班学生代表共计39人同台角逐。

  竞赛结合“书香博士”智慧阅读平台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个个情绪饱满,沉着应战,经过“火眼金睛”“一起填填填”“一站到底”“小小演说家”四轮线下比赛后,选手们的智慧与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全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阅读是教育的一部分。”龚常明说,为充分调动师生读书热情,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学校在全校开展美文美诵考级和古诗词考级活动,积极推进图书漂流、阅读沙龙等活动,以“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助推,将阅读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拓展活动空间载体,将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课后服务、学生日常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将阅读纳入日常教学计划,设置专门的阅读课程,教师通过上好阅读“三课”,即启动课、跟进课和分享课,让学生在启动课中唤起阅读期待,在跟进课中习得阅读方法,在分享课中获得成功体验。

  学校还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设定一个不同的读书节主题,如一年级童谣节、二年级童话节、三年级故事节等,让读书节充满新鲜感;同时,定期组织阅读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征文比赛、小小朗读者等,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打造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学校今年还投入80多万元,改建了267平方米的图书馆,投入50万元购买书籍,目前学校藏书量3.3万余册,生均达25册。”光泽县实验小学教务副主任张晓兰说。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学校图书馆、云岩小书吧、云窗小书吧,学生们手捧书籍如痴如醉,人景一画。走廊中、班级图书角,也有学生阅读的身影,整个校园充满了阅读的快乐。

  为将书香校园建设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学校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制订阅读计划,进行亲子共读,定期举办亲子阅读分享会、亲子共读沙龙研讨活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读书进千家”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阅读氛围。

  “通过阅读分享,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多位学生的习作在《闽北日报》上刊发。”四(1)班语文老师蔡家爱说。

  “通过亲子共读,我们的亲子关系更近了,能更好地包容彼此。”二年级学生林雨墨的家长何臻坦言,读书引起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共鸣,也更深地领悟了理解、尊重和宽容,在温馨的亲子阅读中,和孩子相处成了“好朋友”。

  “南平市两香校园”读写基地校、“整本书读思达”教学改革实验校、省级“书香校园”,光泽县实验小学无处不书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将以创建的‘拾光读书社’为平台,推动阅读融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全过程各领域,建构家校社协同阅读圈,引导学生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交付给书籍,诵读千古美文、诵读名家名篇,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让书籍成为前进的火炬,逐梦远航,以此实现自我价值。”龚常明说。